云苓和茯苓有什么区别,茯苓四种人不能吃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31 08:48:13

小编导读

茯苓是个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有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苓皮等。茯苓是一种真菌的菌核,一般通过寄生于松树的根部成长而成,早在2000多年前的《淮南子》中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的记载。在成长过程中,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苓皮陆续“上线”,它们虽“一母所生”,但是各有特点,外貌、功效各有差异,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把它们看得明明白白。


茯苓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认为“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利水健脾、宁心安神,可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塘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茯苓是一种真菌的菌核,一般寄生于松树根部。新鲜的茯苓外形像甘薯,有的为球形或者块状,有的为扁圆形或长椭圆形,表面不光滑,长有一些“小瘤子”,或者有皱褶。

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苓皮出自同一植物茯苓。它的外皮颜色多为褐色,由表及里依次是褐色的茯苓皮,淡红色的赤茯苓,奶白色的白茯苓,灰色的茯神,虽然是出自同一植物,但它们的功效却略有不同。产于云南的茯苓质量最好,又称云苓,是道地药材。

云苓和茯苓有什么区别,茯苓四种人不能吃(1)

白茯苓

就是临床上所说的茯苓,白茯苓是茯苓里面的白色部分,饮片多切为奶白色的小方块状。本品味甘淡而性平,入心、脾、胃三经。甘能补益,淡可渗湿,甘可益脾养心。其淡渗力强,可利下窍、祛水湿,因此,白茯苓具有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的特点,所以前人称之为“补益利湿”之佳品,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养心安神之功。

赤茯苓

赤茯苓就是茯苓皮里面的红色部分(去掉表层的粗皮),为茯苓内部色淡红者,性味似茯苓,但偏于入血分,无补益作用,长于渗湿热、利小便,多用于治疗下焦湿热引起的小便不利、淋漓涩痛等症,常与车前子、滑石、甘草等同用,如五淋散。

茯苓皮

云苓和茯苓有什么区别,茯苓四种人不能吃(2)

茯苓皮 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为茯苓外层的皮质部分,性味也同于茯苓,偏于走肌表,功能利水消肿,古人说茯苓皮专治皮肤水肿,因而有“以皮行皮”之说法。《中国医学大辞典》谓:“茯苓行水而不耗气,胜似大腹皮。”茯苓皮治疗脾虚不能行水,以致周身浮肿之皮水,以及妊娠浮肿等,常配大腹皮、陈皮、姜皮等药,如五皮饮。茯苓不去皮的称为带皮茯苓,以利水为主,一般水肿比较重的证候可用之。

至于土茯苓,则是另外一种植物,与茯苓没有什么关系,其外形虽与茯苓相似,但功效完全不同。土茯苓为藤蔓植物,叶如竹叶而更为厚滑,根连缀而生,大如鸭蛋,性味甘、淡,平,有清热解毒、健脾祛湿之功。

茯神

即茯苓中环抱松树根而生的部分,又称为茯神木,也称为抱木茯神,为茯神中间之松根。《本草经疏》云:“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茯神性味与茯苓相似,偏于心经,擅长宁心安神,主治心虚或心脾两虚引起的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常与酸枣仁等安神药同用,如本品加朱砂拌后,名为朱砂茯神,安神定惊功能更著。

溯源经方细微之秘

云苓和茯苓有什么区别,茯苓四种人不能吃(3)

《经方源流临证探微》

本书从经方源流文化探微、经方源流药证探微、经方源流方证探微、经方源流理论探微、经方源流实践探微、经方源流传承发展等几个方面,展现经方的魅力与精髓。适合中医爱好者、经方爱好者、临床中医师参考使用。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经方源流临证探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赖海标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