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0年,刘裕逼东晋末代皇帝晋恭帝“禅让”,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刘宋建国初,北方与其对峙的,除劲敌北魏外,还有北凉、西凉、西秦、夏、北燕五个割据政权。刘宋除占有江南地区外,还占有洛阳、虎牢、滑台(今河南省滑县)、碻磝(古津渡、城名。故址在今山东茌平西南)四个重镇,以及今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刘裕死后,政权虽一度动荡,但刘裕之子刘义隆(宋文帝)即位后,内除权臣,励精图治,刘宋经济繁庶,社会稳定,出现了被后世誉为“元嘉之治”的兴盛局面。此时的北魏,魏明元帝死后,太子拓跋焘即位,即北魏太武帝。由于此时北魏与夏、柔然战争不断,宋文帝自恃国力强盛,遂萌生了北伐的念头。
刘宋与北魏疆域图
一、第一次北伐元嘉六年(429年),宋文帝遣使至北魏,要求北魏归还以往侵占刘宋的河南各地,否则将武力夺取。北魏太武帝认为这不过是刘宋虚张声势的威胁恫吓,因此不予理睬。
拓跋焘剧照
元嘉七年(430年),经过事前一番准备后,宋文帝命到彦之率五万大军北伐。 四月,到彦之率军由淮河进入泗水。七月,宋军进抵须昌(今山东东平东),然后溯黄河西进。北魏因碻磝、滑台、虎牢、金墉四镇守兵寡少,所以主动撤出,以避宋军锋芒。宋军不费吹灰之力,轻易收复四镇。
宋军继续西进,主力部队进屯灵昌津(今河南延津县北)南岸,先头部队则直抵潼关。此时,宋军上下弥漫着北魏军不堪一击,北伐胜利指日可待的浓厚气氛。唯有将军王仲德判断魏军在实施诱敌深入之计,等待有利时机发动反攻。北魏大臣崔浩也向拓跋焘指出宋军的致命弱点:五万人分布在东西二千里的战线上,战线过长,兵力严重不足,力量薄弱。
果如王仲德所料,十月,养精蓄锐的北魏军利用黄河封冻,迅速渡河,发动反攻。宋军一则出乎意料,二则多地守备空虚,洛阳、虎牢等战略要地,相继失陷。接到前线紧急军报的宋文帝,于十一月命宿将檀道济率兵伐魏,以为后援。不过,援军尚未到达,到彦之已张皇失措,率军溃退。宋军退到历城(今山东济南)后,到彦之为加快退军速度,竟下令烧毁船只,丢弃兵器铠甲,徒步退往彭城(今江苏徐州),真可谓“一溃千里”,“兵败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