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大眼导读
婆媳剧这一足够接地气的类型剧题材,如今已彻底走进了发展的误区,不仅难以折射新时代背景下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家庭关系,更是沦为狗血剧情与无聊尬演的重灾区。
作者:爱力盆特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大眼
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就是,国产婆媳剧的氛围向来就十分紧张。除了围绕“恶婆婆”、“生二胎”等问题外,似乎国内的婆媳剧并没有在其他类型剧的进步中吸收到什么经验。
要知道,以婆媳关系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剧也曾一度成为国产电视剧中的主打题材,除了在伦理主题和价值导向等方面反映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发展,也为观众呈现出一幅更为广阔的家庭生活画卷。
而这一足够接地气的类型剧题材,如今却已彻底走进了发展的误区,不仅难以折射新时代背景下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家庭关系,更是沦为狗血剧情与无聊尬演的重灾区。
尤其是在对比国外的同类剧集时,我们往往会惊讶地发现:同为婆媳剧,为何差距会这么大?
曾经的国产婆媳剧,也有过一段辉煌的记忆
作为早期家庭伦理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婆媳关系为叙事主线的这一特定类型剧,因为更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的内容又往往最易将现实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诸多现实问题生动地表现出来,所以此类家庭剧曾一度霸占各个卫视的黄金档期,引发观众普遍的情感共鸣。
从早期的《婆婆媳妇小姑》到近年来的《麻辣婆媳》《当婆婆遇上妈》,以婆媳矛盾为主线的家庭剧可谓源源不断。而观众也乐于看到像《媳妇的美好时代》中“毛豆豆”这样善良温柔的好媳妇。
虽然观众对善良温柔的好媳妇更为喜闻乐见,但2007年播出的《双面胶》这类反思型婆媳剧的出现,还是引发了大部分观众的热烈反响。“保持距离与独立”这样切实可行的现实思考是否适合国产婆媳剧,也成为当年媒体上最为热门的热议话题。
2009年,“婆媳剧”进入了一个高产期。《家有公婆》《拿什么满足你,我的婆婆》《鲜花朵朵》《带上婆婆嫁》……一大批作品相继面世。而《娘家的故事》和《王贵与安娜》以及获奖无数的《金婚》,都成为这一波热潮中涌现出的经典之作。
2010年这一年内,不仅有《娘家的故事2》《婆家娘家2》等续作推出,还有《我的美丽人生》《忘掉我是谁》《婚姻保卫战》《欢喜婆婆俏媳妇》等关于婆媳关系与家庭矛盾的多部剧集相继推出。值得一提的是,由沙溢主演的《婆婆来了》以及横扫飞天、金鹰、华鼎、国剧盛典等各大剧集类奖项且在台湾、日本、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热播的《媳妇的美好时代》,进而带动了一大批《XX来了》《XX的XX时代》之类的婆媳剧的出现。
少见“斗法”的海外婆媳剧中,“婆婆”才是最吸睛的存在
说到国产婆媳剧的最大看点,显然就是在看婆媳间的斗法过程,然后丈夫或儿子夹在其中,扮演者“里外不是人”的尴尬角色。但是在国外的同类剧集中,我们却很难看到类似的情节出现。比如韩剧中就很少有单纯以婆媳关系为中心来展开故事的电视剧集。
虽然如此,但很多海外剧集中的“婆婆”还是能够大放异彩,甚至成为比男女主角更具吸睛力的存在。
对比国产婆媳剧中不断上演的各种紧张关系,韩剧中的婆媳关系显然更为融洽。比如近期热播的韩剧《金秘书为什么这样》中,可爱的婆婆对未来的儿媳出手十分大方,就很快在观众当中引起了热议。
在大多数观众的固有认知中,标配版的豪门婆婆通常都是坐在咖啡厅的座位上,一杯水,一个信封,里面装着满满的钞票,一旦话题进展得不够顺利,就一杯水泼向女主,然后底气十足地告诫对方:“拿着钱马上离开我儿子!”
然而,《金秘书为什么这样》中的情节却恰恰相反,男主朴叙俊的妈妈带着女主“金秘书”去逛街吃饭,还半开玩笑地强调自己保养得很好,走出去别人还以为我们是两姐妹呢!如此幽默多金又宠爱儿媳的婆婆,在国内的“婆媳大剧”中几乎从未出现过。
虽然婆媳剧对题材的选择十分有限,但找好突破点还是能够跳出俗套的藩篱。国外的家庭伦理剧在表现婆媳关系时,不仅在本土拥有良好的市场反响,即便走过国门依旧能在世界各地拥有大量的拥趸,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就带着一份更浓厚的人情味。
事实上,国外的家庭伦理剧对婆媳关系的选材往往采取“两极”法。
一级是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大程度地还原生活的本真。比如2012年播出的韩剧《顺藤而上的你》。作为年度的“国民电视剧”,其收视率逼近50%。在剧中由尹汝贞饰演的婆婆就极为讨喜,尽管偶尔也会透露出对媳妇的一些不满以及对儿子的一些偏袒,但她向观众传达了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婆婆形象,让人在平淡的剧情和饱满的细节中很容易记住这样一位婆婆的人设。
另一极就是表现非常态环境下的大人物,展现一定的神秘感。比如《妻子的诱惑》中由琴宝罗饰演的婆婆,狡猾奸诈不说,还十分嫌弃自己的儿媳妇,甚至会帮着儿子一起赶这位媳妇出门。通过这些新奇、刺激的情节设置,充分满足观众对并不熟悉的生活领域的好奇心,进而勾连起观众的追剧热情。
国产婆媳剧怎么就没了观众缘?
对比日韩等海外剧集中以婆媳为主线的家庭伦理剧就不难发现,国产婆媳剧之所以会渐渐失去了观众缘,主要原因就在于作品的质量方面确实并不占优。那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莫过于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当下的观众与十年前相比,对影视作品的欣赏水平和感知能力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十年前红极一时的琼瑶剧,其中夸张的表演、玛丽苏式的表达方式已不再是当下观众能够喜欢甚至接受的类型。而婆媳剧想凭借狗血剧情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很难再轻易奏效。
此外,编剧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导致婆媳剧失去观众缘的重要原因。观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和内容创作者的能力不匹配,是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诱因。一旦编剧这门“手艺”从文艺创作变成了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必然导致大量粗制滥造的“快消品”诞生。十年前婆媳矛盾的桥段还重复出现在当下的家庭伦理剧中,势必会加剧观众的审美疲劳感,进而导致观众的不断流失和收视率的急剧下降。《文艺报》就曾针对这一现象发文,疾呼“‘婆媳斗’电视剧同质化严重,荧屏需要温情天”。
正如著名编剧王丽萍所言,新时代的婆媳剧也同样可以有大作为的地方。首先要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打造更多悬念感,不要让观众在第一集就看到结尾的剧情走向;其次是节奏要更加明快,台词也要更有人情味;最后是要有足够的抚慰人心的力量,即使生活有让人沮丧的时候,婆婆也要学会尊重儿子的自由,媳妇也应该懂得尊重婆婆的意愿。
相比之下,当狗血成为婆媳剧的标准动作,撕X成为固定化的吸睛套路,或许已经说明我们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失去了诚实这个最基本的原则,毕竟影视剧中的套路也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那些无法让人习以为常的东西,又能带来多少似曾相识的亲近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