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公婆最后的结局,家有公婆剧情介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13:02:14

作为奶奶,她也觉得挺亏欠孩子的,便从孙子出生后主动提出自己出钱雇保姆,平日给孩子买礼物。

对此小两口当面不说什么,背后经常闹矛盾,实在忙不开了就去求助女方家父母。

于是,杨女士和儿子儿媳的关系,因为不带娃而变得冷冷清清。

退休后放弃帮儿女带娃的生活,选择诗意和远方,像杨女士一样的人有很多,

她们兴趣广泛,虽然享受着不曾带娃的洒脱晚年,却又未曾与儿子儿媳共同在柴米油盐、奶瓶尿布的包裹中,濡染发酵出更多的亲情,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呢?

但无论是选择哪种生活方式,去养老院还是在家中度过余生,欢乐与忧愁各占几分呢?

又该如何寻找到爱自己与爱下一代的平衡点?

这是很多新时代“杨女士们”的困惑。

但是她们终会过得很幸福,因为她们懂得取悦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家有公婆最后的结局,家有公婆剧情介绍(5)

03

“我身体不好,在楼上生活不习惯,孙子这一辈我是带不了了,你们怎么带我也不插手过问。”

同样贴着儿媳妇标签的我,是真心感恩 “全身而退型”的婆婆。

不管在乡下侍候菜园,还是偶尔来我家小住,孙子的成长都未曾占用过婆婆的个人生活。

这一“婆婆不带娃”的家庭模式,给了我和丈夫更多更大的抚养陪伴空间,当然这期间,从头到尾少不了娘家人的帮助。

儿子出生时,正赶上我的父亲退休,弟弟、弟媳还没结婚生娃。

父亲将对外孙的爱化作一种近乎西式的教育理念:

儿子刚学走路时被一根草绊倒了,父亲远远望着,等小家伙自己站起来,摔倒、爬起,再摔倒,抹抹泪,再爬起……

路人要帮忙,父亲朝他们摆摆手,现在想来换成公婆或许早跑过去N趟。

家有公婆最后的结局,家有公婆剧情介绍(6)

炒好的饭菜端到桌上,两岁的儿子伸手就去抓,辣得哇哇大哭,父亲哈哈大笑说:

“下次就能长记性不乱动东西了吧?”

气得母亲埋怨他是“后姥爷”,换成公婆或许早把饭菜端到床上喂孙子了。

一晃十多年过去,在读高三的儿子阳光懂事,乡下生活的公婆神清气爽,娘家父母从带娃过程中获得了精神的满足和快乐。

没有公婆插手过问的抚养过程,用一个字概括:“飒!”

回想十多年前,经常听一位女同事吐槽,婆婆只要看到她教训孙子就来阻止,嗓门比她还高,护小犊子护得那叫一个绝。

儿子犯了错,她在婆婆面前不敢教训,只好趁老人不在时把儿子揪到门后一顿猛揍……

想到这一现实版“婆媳带娃”案例,心里不免暗自庆幸!

家有公婆最后的结局,家有公婆剧情介绍(7)

这么多年,我和婆婆的关系一直相敬如宾,婆婆有什么好吃的都想着我们家。

所以,有时婆婆不给带娃也是一种幸福,少了太多的争吵,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对两个家庭都好。

曾经不帮忙带娃的婆婆,当把带娃这一人生大事一股脑推掉时,作为儿媳的心态很重要:

坦然接受了或许就是人生赢家,执念抱怨了或许会损伤和气健康,孰好孰坏?是喜是忧?

清官难断家务事,其中滋味也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