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经济落后,西方国家便以铁质工具、枪支、烟草、衣物等工业物品来换取当地的土特产。
正是这种传统以物换物的经济往来慢慢将这些看似不起眼且处于汪洋大海中的孤岛重要性凸显出来了,那就是作为西方国家在海上的粮食、淡水和燃料的补给点,兼作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中国交易檀香木的据点。
到了19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与太平洋上的岛屿联系越来越紧密,有些国家甚至已经在当地建立了固定的商业据点。
于战争:在这场瓜分世界领土的浪潮下,对于太平洋岛屿的海权更是尤为激烈。
当时的英国打败了荷兰,坐上了海上霸主的位置,对于太平洋岛屿这块肥肉自然势在必得,但这块肥肉也被其他列强国家虎视眈眈。
其中德国在此地肆无忌惮的侵略扩张终于触及到了“日不落帝国”的底线,为了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英国同德国在该地区展开了激烈的势力范围争夺。
1884年,英国在新几内亚岛南部建立了保护区; 1885年,德国占领布干维尔岛等3个岛及一些小岛,称北所罗门群岛; 1886年,德国在新几内亚岛北部建立了殖民地; 1888年,瑙鲁被德国吞并,划归到马绍尔群岛保护地的一部分; 1892年,吉尔伯特群岛和埃利斯群岛均被英国占领; 1893年,英国占领所罗门群岛其他岛屿; 1899年,美、德两国瓜分萨摩亚;同年,英国取得整座所罗门群岛控制权。
最终,所罗门群岛的命运还是被英国人控制在手中长达四十余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三年战火并未波及到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直到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由此取得太平洋战场上的重大优势。
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为了完全控制太平洋地区,进而登陆到澳洲大陆,决定占领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和所罗门群岛的图拉吉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