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和鸣的完整句,赞美琴瑟和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14:34:41

明·钦揖 横琴高士图

这是社会激烈变迁、各种思潮文化互相角力之下的审美变革。曾在郊庙祭祀与燕饮时不可或缺的高雅音乐时至战国已岌岌可危,时人亦多难以体会和乐深静的审美意境。

不过与瑟相比,在同样遭受低潮挫折之后,琴显然表现出了更强的生命力。经过历史的洗礼,随着自身不断演进以及文人阶层的青睐,琴在其后拥有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琴瑟和鸣的完整句,赞美琴瑟和鸣(17)

明人十八学士图 (琴)

由半箱琴过渡到全箱琴,清音雅韵较之前更加突出,且琴在社会变革中成功地完成了与士大夫阶层的紧密耦合。自此琴开始在琴书中被称为“雅琴”,以区别于俗乐。更有学者恒谭、大儒蔡邕、竹林七贤阮籍、嵇康等人的推崇,与琴相关的文学文艺作品层出不穷: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曰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

琴逐渐成为精英阶层追捧的清雅代表,地位日益稳固。曾有“士无故不彻琴瑟”之说,至于为何文人在琴瑟之间选择了琴,这里卖个关子。后续会有专题单独解读,暂不展开。

琴瑟和鸣的完整句,赞美琴瑟和鸣(18)

元·朱德润 林下鸣琴

唐代歌舞燕乐繁盛,琴则成为了文人士大夫的知音。制琴工艺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制琴名手,如四川雷氏家族、江南沈镣、张越等。传世的唐琴中名声最为显赫的莫过于“雷琴”,即雷氏家族所制之琴。其工艺、形制、音色令人叹服,苏轼就曾藏有一张唐代“雷琴”,奉若至宝。

琴瑟和鸣的完整句,赞美琴瑟和鸣(19)

唐·“九霄环佩”琴 伏羲式 故宫博物馆藏

有宋一朝,文教昌盛,文官文人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上升到空前高度。琴成为这一时期朝野上下十分流行的乐器。隐士、僧侣间亦有广泛流传。从皇族到文人士大夫阶层无不以能琴为荣,宋太宗、范仲淹、欧阳修、朱熹、韩琦等人皆为琴家高手。作为统治阶层所钟爱与追捧的乐器,琴自然有机会继续精进发展,不同地域派别层出不穷。琴人、琴式、琴曲、琴著颇多,展现出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琴瑟和鸣的完整句,赞美琴瑟和鸣(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