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龙宫结构图解,龙宫小行星的真实面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15:59:39

小行星的分类

小行星的分类有非常多,主要是根据它们表面组成的光谱来进行分类的,最常见的小行星类型有C-小行星和S-小行星,这两类小行星占了宇宙中小行星的92%。一般来说,C-小行星含碳比较多,反照率比较低,一般位于小行星带的外层,而S-小行星的主要构成则是石头,一般来说位于小行星带的内层。

小行星龙宫结构图解,龙宫小行星的真实面貌(5)

此外,还有M-小行星,E-小行星和V-小行星等等等等。

而龙宫就是一个C-小行星,在太阳系不断演变的几十年里,这类C-小行星的变化很少,几乎还保持着太阳系初形成时的模样。

为什么龙宫适合用于研究太阳系形成

龙宫是个小行星,也就因为它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因此产生变化的可能性很低,极有可能保持着其原始形成时的基本状态,比如行星的外壳,孔隙度,以及颗粒的分布等,因此它是用来研究太阳系演化的适宜的对象。

小行星龙宫结构图解,龙宫小行星的真实面貌(6)

事实上,像龙宫这类C-小行星的反射度是很低的,亮度比其他的小行星都暗,因此是比较难发现的,需要进行天文观测,科学家认为这类小行星的化学组成成分与太阳星云几乎一样,不含有氢和挥发物。

此外龙宫也是研究太阳加热所产生的化学反应的最佳场所,有利于理解早期地球形成的化学反应。

碳质球粒陨石

碳质球粒陨石是球粒状的陨石,富含水与有机化合物。它与C-小行星的组成光谱很像,因此我们也认为降落在地球上的碳质球粒陨石也富含太阳星云的成分。

小行星龙宫结构图解,龙宫小行星的真实面貌(7)

小结:

这个龙宫和我们印象中的龙宫并不是同一个龙宫,它是太空中的一颗近地小行星,距离太阳最近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0.96倍,富含有丰富的碳,因此它属于C-小行星,是由太阳星云演化形成的。它的内部岩石是松散多孔的,日本通过隼鸟2号对其进行了探索,预计2020年末将把这颗小行星上采集的样本运送回地球。“龙宫”是研究太阳系起源和形成的关键,对人类未来的宇宙探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注麦克斯韦妖妖灵,带你看这光怪陆离的科学世界。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