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袈裟结编法,袈裟结编绳教程大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16:22:18

Lot 5171

十四世纪 马拉王朝 大持金刚

尼泊尔 铜鎏金 嵌宝石

H 43 cm.

来源:

1. 朱尔斯·斯彼尔曼(Jules Speelman)收藏

2. 美国私人收藏

展览及出版:《佛:2000年的佛教艺术——Meinrad Maria Grewenig and Eberhard Rist收藏232件佛教精品》第336页,编号141

金刚持是印度梵语的意译,音译“伐折罗陀罗”,其中“伐折罗”意为金刚杵,“陀罗”意为执持,合译就是“持金刚”或“金刚持”,藏语称“多杰羌”。藏传佛教又尊之为本初佛、法身佛,即最原始、最根本的佛,亦可理解为佛教真理的化身,其地位远远高于释迦牟尼佛。不仅如此,此尊还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尊奉的鼻祖,因为噶举派的四大语旨传承皆源于金刚持。基于金刚持在藏传佛教中的崇高地位,所以历史上崇奉极盛,雕塑绘画亦随之大兴,工艺极尽奢华,正所谓“非巨丽无以显尊严,非雄壮无以威天下”。而在西藏佛教艺术中,金刚持更是重要的表现对象,特别是在表现噶举派内容的唐卡上,他一般被置于上方中央,受到特殊的礼敬,突出他在教法传承中的至尊地位。

双线袈裟结编法,袈裟结编绳教程大全(17)

此尊大持金刚为寂静相,结金刚跏趺坐,左手拿金刚铃,右手拿金刚杵,两手相交置于胸前,表示金刚部的菩萨摧毁魔敌时的智慧和法力。在现存已知的尼泊尔早期造像中,此尊是极为少见的铸造精湛且体量较大者,身材比例匀称协调,题材亦特殊,是喜马拉雅艺术领域极为罕见的富有较强美学高度的雕塑艺术珍品,同时,对于研究印度北部、尼泊尔与西藏地区宗教及文化生活的相互影响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双线袈裟结编法,袈裟结编绳教程大全(18)

大持金刚也称“秘密主”。在藏密中,金刚持被认为是释迦牟尼讲说密法时所呈现的形象,是释尊的秘密化身,故又称秘密主。其开脸为典型尼泊尔造像容貌,额头低平、宽阔,面容丰满,眉眼细长,鼻子挺拔,鼻尖略有弯曲,下巴圆润小巧。头小肩宽,胸部强壮,体态丰满,胸前相交的手臂与体前相交的双腿皆浑圆饱满,富有肌体的力量感,手脚的姿态亦表现的优美写实,通体比例协调,全身装饰繁荣,发冠、飘带、璎珞及披挂皆线条细腻,纹样清晰醒目并镶嵌各色宝石,异常华丽,工艺极为精湛。

双线袈裟结编法,袈裟结编绳教程大全(19)

参考图1

尼泊尔马拉王朝 十四世纪 大持金刚

H 21.9cm

苏黎世雷特伯格博物馆Berti Aschmann基金会藏品

双线袈裟结编法,袈裟结编绳教程大全(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