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麦66品种介绍,淮麦46品种简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16:23:12

2、坚持适量播种,确保适宜基本苗。基本苗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高产和稳产。高产、超高产栽培,应在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播种量,以尽可能少的基本苗实现预期成穗数,在此基础上主攻粒数和千粒重,扩大增产潜力。大面积生产上,适期播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亩基本苗控制在12万~16万之间;迟于播种适期,要适当增加播种量,每晚播一天增加0.5~1万基本苗,最多不超过预期穗数的80%(晚播独秆栽培,淮北地区最多不超过35万基本苗,淮南地区最多不超过25万基本苗)。为实现预期的基本苗,要根据播种期、整地质量、播种方式、种子质量等因素,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播种量。耕整地质量高、种子发芽率正常情况下,适期播种可根据“斤种万苗”原则确定播种量,粗放耕播、晚播、气温较低条件下田间出苗率下降,斤种成苗6~7千株,需适当加大播种量。大面积上重点要防止早播田块播种量偏大、基本苗偏多,晚播田块播种量不足、基本苗偏少。

3、坚持适墒播种,防止烂耕烂种。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时播种,既有利于机械作业,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也利于播后及时出苗。墒情不足时,播后要及时洇水灌溉补墒,促进齐苗。土壤湿度过大或遇连阴雨天气时,要掌握“宁迟勿烂”的原则,首先要采取排水降渍措施,创造适宜的土壤墒情条件,避免烂耕烂种,僵苗不发。

淮麦66品种介绍,淮麦46品种简介(9)

烂耕烂种,严重影响播种出苗质量

4、坚持秸秆还田到位,提高整地质量。秸秆还田是否到位,整地质量高不高,直接关系到播种出苗质量。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农机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首先,碎草匀铺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要确保前茬收获机械切碎和匀铺装置高效可靠,留茬高度和碎草长度均控制在10厘米以内,秸秆越碎越好,铺撒越匀越好。前茬收获时适当留高茬(30~40厘米),然后采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灭茬粉碎作业,也是一种高效可行方式。其次,深埋匀埋。墒情适宜时,根据农机条件可采用耕翻、犁旋一体、深旋耕等方式埋草。耕翻埋草效果最好,可最大限度降低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条件的应积极采用。碎草匀铺质量较好的情况下,旋耕埋草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机械动力要足,确保旋耕埋草深度达到15厘米以上,确保秸秆分布深而均匀,防止秸秆堆积成团,影响小麦根系生长发育,阻碍水分和养分自然转运,影响根系吸收。第三,提高整地质量。耕翻田块要通过适当的旋、耙方式进一步整地,以达到田面平整,上虚下实,表土细碎。大面积生产上有大量的复式作业播种机,作业效率高,但复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旋耕埋草播种作业,往往由于机械动力不足、土壤质地较差、秸秆还田量较大,播种质量难以保证,可在播前增加一次旋耕灭茬整地作业,以确保播种质量。

淮麦66品种介绍,淮麦46品种简介(10)

5、坚持精准播种,扩大机械匀播。在确保秸秆还田和耕整地质量的基础上,只要墒情适宜,就可以采用适宜的播种机进行机械匀(条、带、撒)播。目前大面积生产播种机类型众多,作业程序、功能、原理有所不同,与传统粗放播种方式相比,总体上播量精准控制、落籽均匀度都能大幅度提高。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机型,扩大机械匀播,提高播种质量,做到播深适宜、深浅一致,防止深籽、露籽、丛籽,确保一播全苗。在稻秸杆还田条件下,采用播种行条带旋耕播种,或秸秆归垄、洁区条带旋耕播种,也是实践证明的可行的高效播种方式,可积极示范推广。我省尚有少量稻田套播秸秆全量覆盖播种方式,要抢适期播种,尽可能缩短共生期,及时开沟覆土,加强苗期田管措施落实。

淮麦66品种介绍,淮麦46品种简介(11)

6、坚持施足基肥,合理运筹提高利用率。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结合耕整地施足基肥,秸秆还田量较大的田块前期增施速效氮肥10%左右,调节氮碳比,防止秸秆腐熟过程与苗争氮。有效磷丰富的土壤适当降低磷肥施用,缺磷土壤适当增加或稳施磷肥,以基施为主。过量施氮地区适当减少氮肥用量,亩产水平500~600公斤的,亩总施纯氮控制在16~18公斤;亩产水平400~500公斤时,亩施纯氮控制在14~16公斤;亩产水平300~400公斤时,亩施纯氮控制在12~14公斤。调整基追肥比例,根据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吸肥规律和目标产量,科学运筹氮钾肥,基、追氮肥运筹比例分别控制在5∶5、5.5∶4.5(或6∶4)、7∶3左右。有试验示范基础的地区,在高肥力土壤上,推行“速效氮 缓释氮”一次施肥模式;在中等肥力土壤上,实行“速效氮 缓释氮”一基一追施肥模式。

四、立足防灾减灾,主动抗逆应变

要树立全程防灾减灾意识,从播种开始就要落实好抗逆措施。一是药剂拌种,防病壮苗。针对小麦黑穗病、纹枯病等系统侵染病害与土传病害发生情况,选用相应药剂拌种处理;适期早播小麦也可用化控制剂拌种,促进生根、发蘖、壮苗。二是配套沟系,排涝降渍。“麦田一套沟,从种喊到收”。配套沟系是防治渍害,夺取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播后墒情适宜时要及时机械开沟,每3~4米开挖一条竖沟,沟宽20厘米,沟深20~30厘米;距田两端横埂2~5米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50米增开一条腰沟,沟宽20厘米,沟深30~40厘米;田头出水沟要求宽25厘米,深40~50厘米,确保内外三沟相通。稻田套播田块可通过提高开沟密度和深度,增加开沟取土量,覆盖畦面,防止露籽。三是适度镇压,提墒保温。淮北旱茬小麦及秸秆还田稻茬小麦播后要适度镇压,弥合土缝,提墒保温,提高种子和土壤密接,促进齐苗。冬前苗期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度镇压,确保安全越冬。四是科学化除,防止药害。坚持“封*结合、以封为主、科学用药”的防除策略。播后芽前墒情适宜时,封*化除。越冬前杂草达标田块,及时根据草相进行喷药化除。务必要避开寒潮来临前后用药,掌握在冷尾暖头气温适宜时打药,防止药冻害的发生。

淮麦66品种介绍,淮麦46品种简介(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