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客舱失压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客舱失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17:07:59

客舱紧急供氧装置的结构

根据国际民航法例,氧气面罩必须至少供应10分钟的氧气。不同型号飞机的供氧时间略有差异,不过一般都在15分钟左右,足够飞行员将飞机下降到一个安全摘下氧气面罩的高度。从巡航高度下降到安全高度,一般只需要3到4分钟,所以十几分钟的供氧时间已经够用了。

但假如客舱已经失压,而紧急供氧系统又没有启动,或是没有氧气可用了,那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伤亡事故:

2005年,塞浦路斯一架波音737在起飞前,飞机工程师做完机舱加压测试后,忘记了把加压掣从手动模式切回自动模式,而飞行员并未察觉。飞机爬升到高空后,由于发生了减压和缺氧,导致飞行员和乘客集体昏迷,飞机在自动驾驶模式下一直飞到油量耗尽,最终机毁人亡。

飞机客舱失压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客舱失压(5)

2005年塞浦路斯太阳神航空公司客机发生空难

而至今仍被人们念念不忘的马航MH370航班,也有人猜测是因为机舱失压,导致飞行员昏迷,最终坠入了大洋。

不过万幸的是,南航CZ3416航班的客舱实际上并没有失压,氧气面罩脱落是其它故障所致。于是飞行员驾驶飞机继续飞往白云机场,并安全落地。乘客也许觉得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事件,安全落地了就万事大吉了,然而事后机务组却受到了处分,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机组在出现氧气面罩脱落事件后,随即进行了检查,发现飞机座舱高度稳定,压差正常,飞机也没有出现异常升降的情况,并初步判断氧气面罩脱落是由于飞机的氧气系统异常工作,属于机械故障,飞机实际没有出现影响飞行安全的故障。

飞机客舱失压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客舱失压(6)

2018年国航也曾发生氧气面罩意外脱落事件

于是机组决定下降高度至8900米,并继续在高空(3000米以上)飞行了50多分钟。就是这个决定,造成了一次违规行为!原因是由于大部分乘客的氧气面罩已经被使用,50分钟足够耗尽氧气发生器的最大供应量。如果此后在8000米以上的高空再发生一次真正的失压事故,由于紧急供氧系统能提供的氧气有限,氧气面罩已经无氧可供,就会引起真正的伤亡。

我们知道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86米(2020年12月公布的最新测量值),客机在8900多米高度巡航时,如果客舱不增压的话,相当于乘客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被放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峰顶,空气中的氧气只有海平面附近的四分之一左右,这就相当危险了。

飞机客舱失压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客舱失压(7)

在8900米失压相当于处在珠峰峰顶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下降高度到3000米以下的安全高度,在这个高度下即使没有氧气,客舱失压后的伤亡风险也将大大降低。但降高度的缺点就是一般要向空管申请,而且低空飞行的速度要降低,到达时间又要推迟。但这些缺点与乘客安全相比就都是小事了。

有网友说飞机又没出什么大问题,出现客舱失压的概率很小,机组也判断维持高空飞行并没多大风险,所以才没降高度,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飞机飞在天上,一旦出事就容易酿成大祸,即使真发生客舱失压的可能性很低,还是应该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下降到安全高度。不然的话,又为何每次飞行都要为每位乘客配备氧气面罩呢?

飞机客舱失压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客舱失压(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