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
最后,把这四味药材磨成粗粉,用猪脊髓蒸熟,
猪脊髓和龟甲一样,都是血肉有情之品,善滋阴,
蒸熟以后,做成丸药,就叫大补阴丸。
有人可能要问了,它和六味地黄丸有什么区别?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我们简单的做一个剖析:
六味地黄丸,顾名思义,主要由六味药材组成,分别是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
古人将这六味药分为两个阵营:三味补药,三味泻药,即三补三泻,
三补:熟地、山茱萸、山药补阴,山茱萸呢,之前我们聊过,可阴阳双补,所以这里还有一点点阳中求阴的味道。
三泻:泽泻、茯苓泻湿,丹皮泻火。
所说也有泻火药,但丹皮泻火之力远不如黄柏。
所以说六味地黄丸滋阴可以,清热的作用略微有些逊色。
又有人要问了,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知母和黄柏两味药材,
这样一来,清热的作用旗鼓相当,
那么知柏地黄丸是否可以替代大补阴丸呢?
非也!
知柏地黄丸滋阴主要用到了熟地、山茱萸、山药这三位药材,
熟地补阴要药,滋阴之力自然没话说;然而,山茱萸和山药药性偏缓和,较熟地自然逊色不少。
反观大补阴丸,用到了熟地、龟甲、猪脊髓。熟地前面已经提过,龟甲和猪脊髓都是血肉有情之品,滋阴之力,岂是草本木本的这些药材可比。
所以说,知柏地黄丸的滋阴之力犹如一员大将带着俩小弟,而大补阴丸呢?就是三员猛将。
所以,大补阴丸滋阴的力度比知柏地黄丸要大得多。
因此,在用药的时候,可以遵循这么一个原则:
阴虚,内热不重的人,用六味地黄丸;
阴虚,内热又比较重的人,用知柏地黄丸;
阴虚、内热都很重的人,用大补阴丸。
下面再来讲讲阴虚的几个比较典型的症状,以方便大家自我判断。
1、五心烦热
五心烦热,指的就是我们的不仅手心、脚心发热、还有胸口这块儿也会莫名其妙的感到烦热,这种现象到了下午和晚上尤其明显,还些人会脸颊潮红,而且发热。
2、盗汗
所谓盗汗,简单讲,就是晚上出汗。盗汗严重者,到了晚上,汗一身一身的出,衣服也能打湿,严重影响睡眠。
3、骨蒸潮热
上文已经提过了,所谓骨蒸潮热,就是热气从骨子里一阵阵的往外冒,大补阴丸中的黄柏和龟甲都是治疗骨蒸潮热的良药。
4、口燥咽干
老觉得口渴,老想喝水,可是明明喝了好多水,还是口干舌燥。
5、舌少苔或无苔
从舌象上来看,阴虚的人舌质红,舌苔少或无舌苔。
最后,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大补阴丸中的药材偏于寒凉,
所以,一些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群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