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学的第一课中,我以“少年、春日、读书”为关键词,给同学讲了一节课,那节课偏重于谈“读书之乐”(想要了解第一课内容,可以点击本文后面的链接)。接下来的这节课则偏重于谈“读书之法”(也有课堂实况录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一听)。
本节课谈读书之法,仍旧以朱熹的诗作为切入,虽然朱熹不是以诗文著称的文学家,但是朱熹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读书人之一,是儒家文化传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他对读书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因此以他谈读书的诗作为切入。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大多数同学都比较熟悉,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也就是谈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思考。我们看这首诗本身,并未直接写观书,而是以写景入手,我们要由写景体会诗中要表达的情感,又要由这种景和情,进一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理。
半亩方塘不难理解,就是半亩大小的方方的池塘,面积不算很大,这半亩方塘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朱熹用“一鉴开”来形容。
先要弄清楚“鉴”是什么意思。比如,在绍兴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叫“鉴湖”,一提起这个名字,就会和近代一位很有名的女子联系在一起,那就是秋瑾,秋瑾被称为“鉴湖女侠”,这个鉴湖最初被称为“镜湖”,很多人以为改了名字,其实意思完全一样,“鉴”就是“镜”。
“鉴”最初的意思是盛水或者盛冰的青铜大盆,后来引申演化为指代用青铜制作的镜子。再比如,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个名句中的“鉴”正是“镜”的意思。所以,这个“一鉴开”,说的就是这半亩方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
那在这有如“一鉴开”的半亩方塘中可以看到什么呢?可以看到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映照在水面上。我这里在解释的时候用的是”映照“,但朱熹却别出心裁,用“徘徊”来形容,这个词用得很妙,有拟人的意味,把天光云影的留恋之意与动态之感都写出来了。
当朱熹看到这样的美景时,内心中一定非常舒畅欢欣。这时,一个问题跃入他的脑海。“问渠那得清如许?”这里的“那”通“哪”,“哪得”就是”怎么会,为什么会“的意思。还有一个关键字“渠”,这里一定不能理解为“水渠”,因为诗中根本就没有“水渠”,这个字在这里是第三人称代词,就是“他”,具体就是指“半亩方塘”,朱熹要问的是“为什么这半亩方塘会清澈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对前面的疑问做了回答。注意这里面的“为”要读成四声,意思是“因为”。比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的“为”也要读四声,汉字的音和义是相连的,不能读破。“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就是“因为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注入”。
我们明白了所写之景,也体会了作者之情。接下来就要琢磨一下这个景和情与读书有什么关系,所体现的理在哪里。
解决问题的钥匙在最末两句,尤其是“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句,试想,如果没有源头活水的注入,那么池水会清如许吗?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读书,那么会有新知的不断涌入吗?
当然,新知的涌入不是一下子完成的,一方面需要循序渐进,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温故知新。不过,温故不一定就能知新,而是你要对“故”极为熟悉,才能够和“新”搭接起来,而且要有意识地在“故”和“新”碰撞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思考才行,也就是要熟读精思。
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昨夜江边春水生”就是在说昨天夜晚江上的春水不断上涨。上涨的结果怎样呢?是“艨艟巨舰一毛轻”。这里的“艨艟”是一种巨大的战船。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巨大的舰船都像一片片轻飘飘的羽毛一样漂浮在水面之上。
在春水上涨之前,这些舰船很容易移动吗?不,很不容易。“向来枉费推移力”,原来移动这些巨大的舰船需要费很大的气力,还不一定见到效果,可是,“此日中流自在行”。今日却能在江面上很自由很轻易地飘动起来。
“此时中流自在行”是很多人都希望达到的境界,不仅仅是具体的“艨艟巨舰”我们希望能中流自在行,就是读书也是如此,我们当然希望能从容自在,能有顿悟,能有豁然开朗之感,但这从容自在,这豁然开朗之感从哪里来呢?前提是“江边春水生”。
而“江边春水生”也一定不是一夜就完全涨起来的,就读书而言,尤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然后才能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以举一个更生动地例子。一个人吃五个馒头才吃饱了,这时候他想,不吃前四个馒头,直接吃第五个那该多好,这实在是一个再愚蠢不过的想法。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书也要一页一页地读。《弟子规》中说“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我们可以把目标定得更长远一些,但是务必要从当下,从现在就开始努力。“工夫到”中的“工夫”一词挺值得揣摩,本来意思是“时间”,但如果和动词“下”连起来,就有了努力奋发的意思,所谓“下工夫”,时间积累不到是不行的。以上这些意思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着紧用力”。
读书
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
切身须要急思量。
看过了朱熹谈读书的诗,我们不妨再看看陆九渊谈读书的诗。陆九渊和朱熹都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但是两个人在对儒家发展的路径上又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朱熹与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开创的是“程朱理学”,强调“理”高于一切。但陆九渊则和明代的王阳明开创则是“陆王心学”,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
陆九渊的这首谈读书的诗在风格上和朱熹迥然不同,既不写景,也不抒情,一上来就直接说理。
“读书切戒在慌忙。”强调读书最忌讳的就是心思不定,慌里慌张。朱熹也曾经说过,“今日学者不长进,只是心不在焉。”那读书要怎么样呢?就是要居敬持志,所谓“敬”就是“主一无适”,就是强调心思要专一。居敬持志就是说读书的时候要心思保持纯净专一的状态,要能够有持久的理想和志向,然后才有可能学有所成。
“涵泳工夫兴味长。”这句本身就特别值得品味。“涵”的本意是水很大,因此可以引申为沉浸其中。而“泳”也要注意,虽然我们今日常常和“游”连在一起,但二者在古代有细微差别。“游”偏于指水面上的游动,而“泳”则偏指水面之下的活动。所以我们现在有“潜泳”之说,而不说“潜游”。知道了两者的区别,我们也会对《岳阳楼记》中的“锦鳞游泳”有更深的理解。
“涵泳”一词就是沉潜其中,用心品味。但我更愿意用“玩味”一词来说,尤其是“玩”这个字很值得揣摩,没人对“玩”不感兴趣,但“玩”的层次有高有低。
分享一个小故事。一次,参与一个义工活动,我和一个教别人练太极拳的师傅聊天。我问他“练拳很辛苦吧”,他说,“不辛苦”。然后他接着纠正我,我们那里不叫“练拳”,我们那里叫“耍拳”,所以不辛苦。我一下子豁然开朗,“练”可能会苦,但“耍”怎么会苦呢?只会乐在其中。
读书也如是,如果能够“涵泳”,能“玩味”,自然肯花工夫,自然能乐在其中。所以“涵泳”很重要,当然,除了“涵泳”之外,还要“虚心”,只有“虚心”才能“涵泳”。
所谓“虚心”,就是”谦逊“之意,但这是以词解词,并未把握住虚心的本质。“虚”就是把某物空出来,一个容器只有空出来,才能再装东西进去。同样,“心”也要空出来,然后才能更多地吸收新的东西。但现在,很多人的“心”虽然是空的,没有装什么东西,可心头却有一个盖子盖着,装不进去东西,这个盖子就是“质疑”。不是不允许质疑,而是要把质疑之心稍稍往后放一放,任何先入为主的所谓质疑,都会影响自己对新知的吸收。
“未晓不妨权放过”,不清楚,不明白,放过去不难。这可能很多人通常做法。但请注意,这句诗中的关键不在于“放过”,而在于“权”。所谓“权”就是“暂且,姑且”之意,也就是不是彻底放下,而是暂时放下,在需要的时候,还要再次把它捡起来。
这里有一个观点需要强调,我们要学会和问题和平共处,要学会带着问题不断思考。一个立刻就能解决的问题,本身价值不大,只有需要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甚至是没有所谓标准答案的问题,才是更有价值的问题。
“切身须要急思量。”这句话和上一句话构成一种补充关系,不是所有的不清楚不明白的东西都要放过去,凡是和自身密切相关的内容一定要抓紧思考,深入思考。我们所学的东西如果不能够和我们自身构成密切的联系,那这个东西对我们自身就没有意义。同样,也只有和我们自身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对所学的东西领会得更深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切己体察。
我在前面讲三首诗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一些读书方法用成语进行了概括。我们现在得到下面这样六个成语。
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着紧用力 居敬持志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这六个成语还可以进一步压缩,用五个字概括,那就是“朱子读书法”。虽然陆九渊和朱熹在儒学发展路径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他们在对读书之法的认知上是相通的。可以说朱子读书法是中国古代最为系统最为深入的读书法,特别值得我们仔细领会和揣摩。
上次课的读书之乐,本次课的读书之法,都不是简单地听一听就能明白了的。关于读书,最需要强调的是两个字,那就是“实践”,读书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其乐,其法,都不是简单地听别人说一说就行了,而是自己要真正地俯下身去,真正读起来,才有可能对读书过程中的“乐”和读书过程中的“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礼记•学记》中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句话所讲的正是这个意思,即使有美味佳肴,如果你不亲自品尝,那么就不能知道它的味道美在哪里。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你不亲自去学习,那么也不能懂得它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