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国庆阅兵口号是什么,70周年阅兵群众口号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18:45:22

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黎民 摄

在国家博物馆的陈列窗里,摆放着一铲来自上甘岭阵地的泥土。其中,土和弹片的比例几乎是1∶1。43天里,美军在这片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阵地最终还在志愿军手中!从此,上甘岭成为美军的“伤心岭”。

多少次艰苦卓绝的战斗,我军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投降,誓与阵地共存亡,誓让敌人血债血偿!敌人发出喟叹:中国军队不好惹,也惹不得!

不可战胜的意志,让敌人胆寒,让我们血热。

人民军队10位元帅身上共有16个“弹孔”,10位大将身上共有37个“弹孔”,1600多位开国将军身上的枪弹创伤累积起来,足以写下一项前所未有的纪录。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一个个立身为旗的忠魂,猎猎燃烧着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默默诉说着何为不可战胜的力量——

这力量,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魄;这力量,是“哪怕只剩最后一人,也要战至最后一刻”的钢铁意志;这力量,更是“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说:这一年,还有很多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感动了中国的8个字,是战士陈祥榕生前留下的战斗口号。如今,一块昆仑石静静陪伴着这位永远19岁的烈士。

江山如画,看我强军英豪!喀喇昆仑见证了这群不怕牺牲的勇士,巍巍雪山见证了这支英勇无畏的队伍:70后团长祁发宝,80后营长陈红军,90后军士肖思远、王焯冉,00后战士陈祥榕……生于不同年代的他们,构成了新时代人民军队不可战胜的“力量年轮”。

70周年国庆阅兵口号是什么,70周年阅兵群众口号(5)

誓言铿锵。周凯威 摄

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这是振奋人心的未来。

清晨,年轻的士兵穿行在营房回廊,与墙壁上同样年轻的眼眸对望——

当21岁的黄继光挺胸迎向机枪喷吐的子弹,当19岁的董存瑞擎举嗤嗤冒烟的炸药包……那些炽热的身姿,在枪与弹的撞击、血与火的洗礼中,被雕琢淬炼成不可战胜的坚强与伟岸。

2018年9月,全军挂像英模又迎来两位英雄的身影:“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

英模挂像,其实是英雄群像。今天,当兵来到英雄连队,是每一名士兵的渴望;今天,“党员突击队”永远是战斗的先锋;今天,每到生死关头,“独生子女后退一步”,无人后退,“共产党员向前一步”,人人向前……

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力量?答案,就写在一双双年轻的眼眸里。

昨天,我们“钢少气多”;今天,我们“钢多气盈骨更硬”。

这,是解开人民军队“东方之谜”的独一无二的“算法”,也是这支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独一无二的“心法”。

(三)

贵州遵义,一条名叫湘江的河流穿城而过,把这座黔北小城一分为二。遵义会议会址,就坐落在河边。

离遵义城700公里的广西北部,也有一条叫湘江的河流。1934年11月27日到12月1日,血战湘江五天五夜,8.6万中央红军仅剩3万余人。中国革命的航船,面临倾覆的危险。

1个半月后召开的遵义会议上,*进入党中央决策层。这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从此,党和红军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了我们自己手中。

一艘劈波斩浪的航船,需要一位眺望远方的舵手。仿佛是历史巧合: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遵义会议是14年,从遵义会议到新中国诞生也是14年。

“这次会议确立了*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70周年国庆阅兵口号是什么,70周年阅兵群众口号(6)

遵义会议(油画)。彭彬 绘

今天,回眸遵义会议,有一条真理昭示未来——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锤炼出的不变军魂;维护核心、绝对忠诚,是我军一往无前的胜利之本。

党给我们这支军队注入了不可战胜的灵魂。这灵魂,是坚定的信仰、坚定的信念。这是人民军队区别于古今中外任何一支军队的优势所在,也是我们无往而不胜的命脉所在。

罗霄,井冈,蜿蜒险峻……一次次绝处逢生,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又挺身战斗、前赴后继。

湘江,长江,湍急曲折……一次次伟大转折,始终在党的绝对领导下行动和战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人民军队愈战愈勇、愈战愈强。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成为*重要讲话的高频词之一。

党旗领着军旗走,人民军队“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军旗跟着党旗走,人民军队“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70周年国庆阅兵口号是什么,70周年阅兵群众口号(7)

旗帜引领。柳军 摄

“万山磅礴看主峰。”今天,中国巨轮正航行在前所未有的“开阔水域”。面对新时代的斗争考验、大变革的风云际会,我们必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坚决听*指挥、对*负责、让*放心。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只要有党的核心掌舵,只要人民军队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我们这支军队就始终不可战胜,“中国号”这艘巨轮就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四)

70多年前,西方舆论界记住了志愿军在战场上投放的两颗“重磅炸弹”:一首歌《我是一个兵》,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两颗“重磅炸弹”,回答的是一支军队的“根命题”:我是谁?为了谁?

福建长汀,中复村的“红军桥”上,有一条刻度线:一支长枪加一柄刺刀的长度。

“人比枪高当红军。”这条刻度线,是当年红军征兵的最低门槛。划下这条刻度线时,仅中复村就有近600人参加了红军。为了够到这条线,有人往草鞋里塞纸,有人踮起脚尖,更有人半夜起来,偷偷把它改低,想方设法也要站在红军队伍中……

1936年,埃德加·斯诺带着一长串问号踏上西行之旅,探寻红军为何如此顽强。*坐在窑洞里,告诉斯诺一个笃定的答案:“红军是民众的军队,民众无微不至地支持红军;除非先消灭爱护红军的民众,否则没有办法消灭红军……”

70周年国庆阅兵口号是什么,70周年阅兵群众口号(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