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沫的做法第一名厨,豆沫的做法跟配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21:17:27


端上餐桌,醇厚的小米谷香,伴着豆香、芝麻香、花生香和蔬菜的清香,扑鼻浓郁,用调羹挖上一勺细细品味,口感细腻柔和,暖胃健肾。


豆沫的做法第一名厨,豆沫的做法跟配方(5)

在被窝中和媳妇比赛划拳

谁输了谁下楼买早餐

郑州本土最好吃的豆沫,一定发端于管城区那里。

管城区是郑州历史最悠久的区域。当郑州还是郑县的时候,管城就已经存在3000多年了。


1948年郑州解放,这里成为郑州市第一个区,以后又历经多次改名,从金水回族区改为向阳回族区,又改成现在的管城回族自治区。

从前的管城区里,好吃的饭店遍地都是,分布在密密麻麻、曲里拐弯的大街小巷中。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结婚那会儿,住在行政区纬五路。周末早上起来,常和媳妇骑车去东大街那一片。

我爱喝马记羊肉汤,她爱喝顺城街豆沫。这两样美食,都是自幼生长在郑州北下街的爸爸,推荐给我们的,而爸爸说这些吃食,则是从前爷爷的最爱。

豆沫的做法第一名厨,豆沫的做法跟配方(6)


记得有年年底,周末早上畏寒,俩人都不愿意出门,但又实在嘴馋,就在被窝中划拳比赛,谁输谁负责解决早餐问题。

结果我败下阵来,只好起床裹着大棉袄、戴着围巾手套,提起家里那个圆筒状的保温饭盒,全副武装去外面采食。

出得门去,天寒地冻,街上冷冷清清,看不见几个人影。那时候,郑州市区的公交线路也不是很便捷,我实在不愿去离得太远的管城区那里,便就近走到纬四路集贸市场西南边那家小吃店里,打了两碗豆沫,买了一袋羊肉包子,提着回来趁热吃。

媳妇说,那是她平生吃过最美味、最有爱的一顿早餐。

受此表彰,周末不加班时,我起床后就提着饭盒,顺政六街的林荫小道,走到纬四路,打回热乎乎的豆沫,围坐在餐桌边和家人分食共享。那些幸福的时光,被咀嚼进记忆深处,成为滋养爱的力量。

后来孩子长大些,我也抽空带着他一起去吃早餐。口味这种东西,就是这样一代代地往下传。

常去那家豆沫店,就注意到一个老先生,七八十岁的年纪,满头白发、衣着整洁、神态儒雅,他总是独自一人,不紧不慢地喝完豆沫后,再买几个包子、一碗豆沫放进自提的保温饭盒里带走。

后来,听店里的服务员说,老先生是省政府的离休老干部,在附近戊院居住,前些年老伴和他一起来吃早餐,老两口手拉着手相互搀扶,后来老伴中风偏瘫,行动不便,只好在家等他带饭回去食用。

这份暮年苍老而温暖的爱,令人感动。


豆沫的做法第一名厨,豆沫的做法跟配方(7)

缺少专一恒久的爱

豆沫的味道也会淡许多

和人类需要伴侣搭档相互慰藉、彼此作伴、补充能量一样,食物与食物之间,也讲究对不对脾气、合不合口味、投不投缘。

豆沫的绝配,非油麻烫莫属。

油麻烫,也叫油膜头、面拖,是河南传统面食小吃,酷似油条却和油条又不一样。它也是面粉发酵后油炸而成,形状比油条短粗,味道比油条更醇香,口感外酥里嫩,咬上一口,感觉满嘴流油,十分解馋。

豆沫的做法第一名厨,豆沫的做法跟配方(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