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还在黑海之滨度假的赫鲁晓夫,接到了来自莫斯科的勃列日涅夫的电话,对方称,中央委员们正在讨论他提出的农业改革建议所引起的各种问题,希望他可以尽快回到莫斯科。
赫鲁晓夫刚开始,并不愿回去,他认为关于农业改革的事情,并不急,他现在只想好好享受自己的度假时光。
然而勃列日涅夫郑重地告诉他,如果他不回来,那么中央委员将在他缺席的情况下,讨论这个问题。
赫鲁晓夫感觉事情有点不对,于是在米高扬的陪同下匆匆赶回莫斯科。下了飞机,赫鲁晓夫看到来迎接自己的仅有苏联克格勃主席一人,他瞬间意识到,中央委员要他回来,并不是要讨论什么农业改革问题,而是要他下台。
虽然猜到了即将要发生什么,但赫鲁晓夫还是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上,除了米高扬之外,没有一个人站在赫鲁晓夫这一边。
尽管如此,赫鲁晓夫仍然不愿"自愿"退休,于是会议结束了。第二天,便是苏共中央所宣布的消息,他们选出了勃列日涅夫作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
当天下午,中央委员会又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全党会议,着重批评了赫鲁晓夫在执政期间所犯的一系列错误。
然后正式宣布,解除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自此,担任11年第一*的赫鲁晓夫,黯然下台。
令人疑惑的是,在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第一*时,会场响起的是掌声,但在1964年,却没有一个人为他的"退休"而发声。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赫鲁晓夫在执政的11年里,做了什么让支持的人全都背弃了他?
关于赫鲁晓夫为何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看法,有的人说,他的改革尤其是农业改革失败,才导致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他说话。
那么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尤其是种植玉米真的是他执政失败的最大原因吗?
实际上赫鲁晓夫对于农业的了解,是苏联自斯大林后的所有*里最深刻的。这可能与他的出身有关。
作为一个农民,赫鲁晓夫从小对农业非常熟悉,也十分了解农业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从政后,尽管获得了斯大林的赏识,步步高升,但对于农业仍然十分关注。
他经常性地到农村视察情况,并与农庄主席交谈,了解农民情况。在1949年的时候,他意识到了,农业如果依然不进行任何改革,那么在未来,苏联将有很多人吃不到粮食。
苏联于1929年,在全国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农民"自愿"结合,组织集体农庄。按照斯大林集体农业化政策的部署,农民在上缴完政府所必须收购的粮食后,剩下的可以由农庄进行分配,或留做种子,或拿到商店和城市市场上出售,而集体农庄可以以此来获得利润。
然而事实却是,政府收购的价格极低,根本不足以抵消种植粮食的费用。再加上,不可抗的自然因素,导致集体农庄的单位面积产量自1929年至1953年,就一直没有任何提高。
到了二战期间,苏联农业遭受重创。成千上万农民,应征入伍。在战争结束后,有一千五百多万农民战死。被德军占领的区域,农业也遭到严重破坏。
导致在1945年时,整个苏联的农业生产水平不及1940年的60%。然而,战争过后,苏联政府并没有任何的政策来恢复农业生产,反而集中一切人力、物力来重建城市和工业。
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被迫进入工厂,这使得本就劳动力不足的农村,情况更加严重。而这些进入城市打工的劳动力,间接加剧了城市粮食的需求量,使得农民的负担更加严重。
后来随着冷战的开始,美国中断了对苏联的粮食供应。为了应对西方阵营,苏联不仅要维持自身的粮食需求,还要保障几个结盟的东欧国家的粮食供应。
自1945年至1953年,苏联的农业生产水平仅达到1940年的水平,而城市人口却不断增加,同时苏联对东欧国家,甚至中国的粮食出口也在增加。
此时苏联政府几乎征收了集体农庄的所有粮食,农民所剩无几,还要每天进行繁重的农活。
对于农业的情况,斯大林并不了解。他在农业顾问的影响下,认为可以通过环境条件的变动来改变植物的本性,使之适应气候和土壤。
于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斯大林提出了改造自然的计划:在南部建立一条宽阔的森林带来抵御东面干冷的风沙,为农业发展提供条件。
对于如何"改变农作物的本性",斯大林提出建造大量的温室,将南方的作物移植到北方去。他的这一系列改革非常不成功,除了给了农庄一些资金外,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