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白条的钓组,用短、小、细、软四个字来概括就足够了,因为白条在野外水域中存量很大,基本上不存在守窝这个说法,所以我们都是以抽频率的思路来诱鱼;
也就是双钩附上雾化极好的手食,打快抽杆打窝,从而吸引白条群进窝,所以钓竿越短,我们越省力,一般我们建议使用2.7~3.9米以内的竿长就足够了,再长,就容易胳膊发酸;
而软,则对应了两点,第一点,是线径要细,鱼线要软,越软越细的线组搭配,抓口时的讯号损失就越小,当然,因为我们考虑打快鱼还要卸钩的问题,所以拉白条时都会用挡针卸鱼;
而过细过软的极细线号,极容易伤线,还容易缠绕,所以我们以0.8主 0.4子这个搭配,只要线不是太硬,那就足以应付大多数拉白条的情况了;
而第二点的软,则是指杆身要软,白条体型不大,尽管我们用的线号并不大,但是用杆身较硬的硬调杆,基本上都是以飞鱼为主,很容易拉伤鱼唇导致跑鱼,所以我们使用三七调的杆身,尽管软一些,但是不影响飞鱼效果;
小和细,一是只我们用的线号要小,另一方面,也是要求我们的鱼钩的钩号不能太大,普通点,我们用2~3号不带刺袖钩即可,如果讲究点,建议用1~3号不带刺的秋狐,效果更为突出;
而细,除了强调鱼线,还有的就是注意钩条一定要细,钩条越细,白条吞饵时的时候,效果就越好,刺鱼的成功率自然就越高;
白条对水温要求,虽然不是特别苛刻,但是在春末夏初,那肯定是太阳越大,白条的活性越好,所以我们尽量挑选晴天无风,或者晴天微风的日次出钓,这样白条的活性很好,诱鱼效果自然就很好;
但并不是说阴天不能钓,如果阴天我们出钓,建议在晌午出钓,也就是快到12点左右的时候,因为这个时间段,就算是阴天,只要不是北风,那上水层水温基本上也不算低,诱鱼效果一样不错;
总得来说,拉白条,对出钓时间段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而到了夏初,因为温度基本上也不可能下降了,所以反倒没有这么重要了;
拉白条的饵料,其实没有什么最特别好的配方,只要能做到轻、腥、散这三点,几乎什么样的饵料组合起来,都有很好的诱聚效果;
这其中,腥自然没什么可说的,唯独需要提的,就是轻和散;
所谓的轻,就是指饵料的比重一定要轻,很多市面上上的商品饵,没有经过膨化工艺,所以比重是比较大的,简单点说,就是沉水时间特别快;
这一类的饵料,就不太适合拉白条,当然,我们也不需要用雪花粉来调比重,只要用膨化饵料,就足够了;而散,就是指饵料进水后,溶散一定要好;
因为白条喜欢腥味且雾化好的饵料,雾化好就说明饵料颗粒直径小,如果使用了雪花粉来调比重,那饵料进水雾化之后会是片状雾化,这是不利于白条进食的;
简单点的做法,我们可以在开饵之前,不仅要将饵料搅拌均匀,还要用双手揉搓饵料,尽可能搓的碎一些,这样的饵料在进水之后,除了因为拉丝粉的缘故,少许残留鱼钩,大部分会进水就炸开;诱鱼效果非常不错;
白条是中上层鱼种,所以大多数的钓友,认为拉白条就是打浮,其实这种思路是有一定误区的,除了冬季,春夏秋冬三季,只要上水层水温适宜,白条是一定在上水层的;
因为白条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生活在上水层,但是,因为春末夏初,多风、多雨、多降温,所以白条只有在水温适宜的情况,才会选择在上水层觅食,一直打浮,都打不到鱼层,自然没有鱼口;
那么,我们这个时候,就采用打行程这种钓法,从水皮一直打到水底,并不需要刻意的去找水层,比较具体一些,我们可以打全飞铅;
这种钓法,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我们可以全水层找鱼,别管什么原因,只要水域中有白条,那从水皮到水底,总有一个水层是白条的聚集层,饵料又是全水层雾化,怎么都能将其诱到窝子里;
第二个好处,拉白条的钓组,不仅可以拉白条,事实上只要体型不大的鱼种,也可以作为目标鱼,比如鲫鱼,反正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赶,没诱到白条,把春末喜欢浮头的鲫鱼钓上来,也是不错的结果;
那么这里,需要有两点细节需要注意的:
1、子线要放的长一些,拉白条的时候,有的钓友为了抓口效果,往往会使用5~8厘米的子线,但是这会影响钩饵落底的效果,总的来说,得不偿失,建议使用15~20厘米的子线,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
2、选用漂肚大、漂脚长的浮漂,打行程的核心思路,就是尽可能延长钩饵落底的时间,所以,我们从浮漂的准备上,就一定要体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