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30万什么水平2022年,存款20万是什么水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03:37:27

存款30万什么水平2022年,存款20万是什么水平(5)

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对金融风险要“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强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建设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主要目的,就是前瞻性提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

2021年末,央行推出《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标志我国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今年2月,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对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进行优化,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国内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住房保障体系。9月,科学评估认定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从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和复杂性四个维度筛选出6家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4家城市商业银行共19家银行入选名单,其资产规模合计占到我国银行业总资产的60%以上。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监管取得积极的成效。截至6月末,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均满足监管要求,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同比提高0.14个百分点,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银行资本管理更为主动。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管理更为审慎,普遍加强了信息报送及披露、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要求,制定了系统重要性银行内部管理规定,其平均不良率1.33%,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拨备覆盖率为240%,同比提高15.6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和评估,全面评估我国金融体系稳健性状况。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处置风险,金融风险总体收敛。稳妥处置高风险集团风险,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风险,有序压降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金融风险。2022 年一季度央行 金融机构评级工作也已完成。加强银行风险监测预警,对 4000 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压力测试,针对预警银行苗头性问题及时纠偏,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加快推进金融稳定立法建设,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于 2022 年 4 月 6 日公开征求意见。《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共六章四十八条,分为总则、金融风险防范、 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处置、法律责任、附则,重点内容包括:一是健全金融稳定工作机制。二是压实各方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责任。三是明确权责利匹配、公平有序的处置资金安排。四是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五是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风险处置机制。六是对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责任追究。

存款30万什么水平2022年,存款20万是什么水平(6)

三、大力发展特色金融支持工具,健全金融供给体系

新发展格局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健全金融供给体系。疫情以来,央行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逐步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机制设计上,注重引入激励相容机制,将央行激励资金与金融机构的定向信贷支持直接、定量地挂钩,发挥“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实践操作上,创新采用金融机构先向企业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再向央行申领资金的“先贷后借”模式,进一步增强了政策直达性、精准性。2022年6月末,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5.4万亿元。

从执行效果来看,结构性政策工具发挥了促进信贷投放的关键作用。以碳减排支持工具为例,截至上半年末,两类碳减排工具已累计投放2184亿元,直接带动银行发放相关贷款约3484亿元,与之相关的绿色信贷更是录得飞速增长。今年上半年,绿色贷款增速高达40.4%(上年末为33%),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9.5%。其中,投向碳减排效应项目的贷款累计达12.9万亿元,占绿色贷款的66%。

普惠金融领域的信贷投放效果也同样明显。为了疫情冲击下的普惠小微企业度过难关,央行在运用传统的支小、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的基础上,还创设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与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两项新工具。上半年,上述工具投放货币约2000亿,带动普惠金融贷款新增3.4万亿,同比增长20.8%。截至六月末,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约30万亿元,占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14.5%。

上半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5.4万亿元,占到基础货币总量的六分之一;大部分工具都具有阶段性特征,完成目标后可及时退出,实现有进有退。

存款30万什么水平2022年,存款20万是什么水平(7)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开始发挥“稳信用”接力作用,促进企业中长期贷款迅速增长。尽管结构性工具“宽信用”成效显著,但进一步发力将会面临额度约束。据央行披露,结构性政策工具总额度为7.2万亿,现已使用75%。在不增加额度的情况下,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余力”可能逐渐减弱。为此,国务院创新推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经成为政府撬动基建信贷投放的“新杠杆”。截至10月中旬,该工具已投放资金6743亿元,涉及2590余个项目,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基金投放速度快。6000亿额度在两个多月时间内全部完成,二是投向地域集中,其中甘肃、云南、广西等中西部地区得到的支持最大;三是投放领域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在此带动下,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47万亿元,同比多增约1.25万亿,其中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约6500亿元。

存款30万什么水平2022年,存款20万是什么水平(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