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北新泾一个菜市场里
藏着一条宝藏熟食街
熟食街的“王牌选手”
是一家名为特色椒盐排条的小铺子
无论是不是饭点
这家窗口外总是拥着一群等待购买的食客
在各种消费形态飞速进化的如今
这种原生态的市井烟火气瞧着令人感动
而十多年不变的“第一口葱香”
更直白点出了
餐饮抓住食客味蕾的真谛:好吃不贵!
多一道工序的椒盐排条
加上葱蒜单吃也香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这家“特色椒盐排条”都开在北新泾这个叫三合一市场的地方,是附近居民秘而不宣的宝藏美食铺子。
后来,三合一市场改名成了嘉荟市场,但“特色椒盐排条”还是“特色椒盐排条”:只有几平方米大的一个小店,一个炸排条、切排条、装盒的烹饪大师傅,一个点单、装袋、收发号牌的收银阿姨,最里面还有另一位阿姨在给生肉裹面糊、面包糠。小店只售卖炸排条和炸猪排两款,其中排条还分鸡肉条、猪肉条、牛肉条、鱼肉条,四种肉价格都一样,炸出来长得也一样。
椒盐排条的做法多种多样,而这家最一目了然的特色就是会在椒盐排条上撒一把葱蒜末子。葱蒜末子当然不是随意撒的,当排条下油锅煎炸到金黄后,往一个平底炉中撒上葱末和蒜末,再把炸好的排条放进去,加辣、椒盐等调味料,再翻炒一次后先将排条装盒,再将锅中热热的葱蒜末盛起,撒在椒盐排条上。
“太好吃了。”一名小红书探店博主在自己的推荐中写道:“有的网红美食属于真排队吃了,感觉名不副实,但这家属于你高期待值下也不会失望的那种。”
这里的所有品种10元起售,按价抓取称重。记者购买了一份10元的椒盐排条,等待了大约十分钟。拿到手后,金黄的排条衬着黄黄绿绿的葱蒜末子,“卖相”十足。轻轻一咬,明显的葱蒜香融合着酥脆口感,肉质紧实细嫩,不柴不油恰到好处,滋味也丰富浓郁。
“人家的椒盐排条,要蘸醋、蘸酱油、蘸番茄酱,它这里不用,就是很香。”等待中,一名熟客这样介绍。
生熟都卖按价称重
个性化需求都能灵活满足
“千万不要等小孩子放学时段再来买,排队吃不消!”下午时分,这家小店门口依然围着一圈人,家住附近的李女士向记者传授着经验,“饭点人总是多,要趁不是饭点的时候来买。”
那椒盐排条冷了会好吃吗?
在居民们看来,这不成问题。“这个可以空口吃的。如果要当晚饭吃,回家再稍微回一下锅就可以。”李女士是这家店的常客,椒盐排条的吃法在她这里多种多样。她要求今天的排条“炸得嫩一点,不要放葱蒜。我回家要做糖醋排条。”原来,竟是将这里的椒盐排条当成了半成品菜。
还有许多顾客直接买生的回去自己炸。“生的熟的价格都一样,但如果买的是生的,就分量上再多给加一些。”收银的阿姨告诉记者。
与现代标准化的商超购物、线上购物相比,这里传统而灵活的售卖方式保留了最原生态的市井味儿:食客们会向店家提出无数个性化的需求,要生还是要熟,炸老些还是炸嫩些、要多少辣、要不要葱蒜、猪排要薄还是要厚、总价30元排条里鸡条鱼条要什么样的比例……而店家也凭超强的记忆力一一满足。
为了尽量减少食客们拥在门口,店家有时候收完银会发放红色的塑料号码牌,领到这个牌子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市场其他处逛,哪怕逛个半小时再来,属于你的那份椒盐排条还是会准确地递到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