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什么时候拍摄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拍摄花絮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07:49:51

哪吒诱骗两个看门小人打架,其中一个用了一招“神仙采葡萄”,正是《东成西就》中梁家辉大战梁朝伟使用的招数。

《东成西就》的人物背景取材自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然而牵动剧情发展的主线,不再是家国情怀,而是各种更普遍、更接地气的*——欧阳锋觊觎国王的宝座;周伯通一心为师兄报仇;洪七公眼里只容得下表妹;段王爷只想做神仙......

电影用离谱的人物设定和荒诞的剧情,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武侠的认知,被封为无厘头喜剧之巅。

哪吒之魔童降世什么时候拍摄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拍摄花絮(13)

很多人把无厘头等同于“缺心眼”,虽是贬义,倒也形象。无厘头喜剧的人物设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痴”,所有的颠覆、荒诞、闹腾,不过是为了把人物心里面缺失的那块找回来。

洪七和表妹,黄药师和三公主,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周伯通也在梦中与师兄重逢,相视而笑。

一心想成仙的段王爷,为了得到真心人的三句“我爱你”,使尽浑身解数:挨打挨骂,男扮女装,甚至头身分离,被人当球踢,最终圆了自己的神仙梦。

“重复”是喜剧描述*的惯用手法。

“求而得之”的“喜点”,前期在于“求”,以及过程中的反复受挫。这个阶段的笑是一种嘲讽,反映了人性阴暗的一面——失败之所以可笑,是因为与我无关。

后期的喜点在于“得”,此时的笑则是一种欣慰,反映人性中明媚的一面——

虽然自己感情受挫,看着别人终成眷属,就又相信爱情了;

虽然自己屡战屡败,看着别人不屈不挠,就又相信努力了;

虽然梦想遥遥无期,看着别人终成大业,就又相信时间了。

我们看这些“闹剧”,实际是一种逃离。那些开怀大笑的观众,未必是接受了电影所传达的价值观,而是从现实无法调和的矛盾中暂时抽身,在喜剧中寻求一种纯洁而合法的逃避。

哪吒之魔童降世什么时候拍摄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拍摄花絮(14)

当我们走出影院,继续把过盛的*投射在坏境和他人身上,才发现结果往往未能如愿。

喜剧的第二个层次是“得非所愿”。

这一层次的“喜点”在于颠覆观众的固有想法,制造冲突感。

谁规定天字一号房就在天字二号房的隔壁,不能是在那边,再那边,过对面下楼梯,再上楼梯,楼上第二间?

谁规定马冬梅就是马冬梅,不能是马都什么了,马什么没了,什么都没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什么时候拍摄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拍摄花絮(15)

哪吒在太乙真人的裤裆里翻解药,遍寻不得,却翻出了火尖枪,擦枪走火,烧着了太乙真人的裤裆。这一片段同时致敬了两部经典——《多啦A梦》和《月光宝盒》。

哪吒之魔童降世什么时候拍摄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拍摄花絮(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