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2:
家长抽出一张卡片,卡片背对孩子,家长用语言描述卡片上的内容。比如:是一种水果,一颗一颗的圆圆的,黑黑的......
这个游戏可以随着孩子的能力提升来增加难度,如果孩子语言能力较好,也可以让孩子和父母轮流“你说我猜”。比如,妈妈拿一张卡片放在额头前,正面对着孩子,让孩子来描述卡片的内容,妈妈来猜。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抽卡片描述,爸爸和妈妈比赛猜,等等。
★ 翻翻找相同
利用卡片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专注力。我们可以放数张卡片在桌上——
“数张”是几张?
还是那句老话,依据孩子的能力来。如果我们不确定,可以先放3张卡片,其中有2张是一样的。首先卡片正面朝上,让孩子浏览并记忆卡片内容和位置,然后将卡片翻过去,背面朝上,让孩子翻出2张一张的卡片。
如果孩子能很快找出来,那么我们就可以慢慢增加卡片数量啦。
★ 卡片寻宝
“捉迷藏”是孩子们爱玩的游戏之一,我们可以把这个游戏稍微做些变化。比如,妈妈给孩子买了一个新玩具,藏在了家中某个地方,爸爸和孩子一起去找。在家中的一些地方,藏着“卡片线索”。
孩子和爸爸需要根据卡片上的指引,一步步找到“宝藏”。在这个寻宝过程中,爸爸和孩子就可以有很多互动交流和认知教学:
●东西的方位——“盒子的里面”
●指一指提示——“宝宝,卡片在那”
●装一装傻——“这是什么呀?”
......
★ 动物园里有什么?
选择孩子喜欢的某个主题,和孩子轮流根据卡片提示说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比如,主题“动物园里有什么”,那么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玩法1:
孩子和妈妈轮流抽出动物卡片,说出卡片上的动物名称。
玩法2:
孩子和妈妈轮流说出动物名称,对方从卡片中找出对应的卡片。
游戏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加入模仿卡片上动物的声音或动作,让游戏更有趣好玩。
刚开始玩时,建议选择孩子非常喜欢的主题,充分利用他的兴趣。在孩子会玩之后,我们可以结合干预目标,慢慢引导孩子玩其他的主题。
★ 苹果拍拍手
为特定的卡片设定相应的动作,比如,抽到苹果卡片就拍拍手,抽的别的卡片就不做动作。同样的,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和游戏的参与人数来灵活调整游戏规则。比如——
●抽到水果卡片就拍拍手
●妈妈出示卡片,让孩子和爸爸比赛做动作
......
卡片只是一张薄薄的、不会变化的卡片,但我们的想法可以让卡片变得丰富生动起来,变成有效的工具。
既不必对卡片有“非用不可”的执念,也不必有“卡片万恶”的抵触,摸准孩子的兴趣点,开发好玩好用的方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