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大佛位于江苏无锡滨湖区马山景区内,所在位置系唐玄奘法师命名的小灵山,故而得名。灵山大佛为释迦牟尼立像,通高88米,像体由1560块青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重量达700多吨。铜壁板的壁厚为6至8毫米,最大面积有20多平方米,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大佛的莲花座共有四层莲花瓣组成,每层22瓣,共88瓣。灵山大佛根据佛教五方五佛信仰理论体系,按照佛经记载佛祖三十二相的体态设计制造,慈颜微笑,广视众生,举起的右手施无畏印,为众生解除痛苦,左手与愿印,寓意众生平安快乐,均为祝福之相。整个佛像形态庄严圆满,祥和殊胜,显现佛陀慈悲利众生的法相。

天坛大佛位于香港大屿山木鱼峰上,是香港的地标,吸引了众多中外信众前来朝拜参观,大佛建造历时12年,面相参照龙门石窟的毗卢遮那佛,取其丰圆端丽,衣纹头饰参照敦煌石窟第360窟的释迦佛像,取其婉转流畅,兼备隋唐佛教全盛时期造像特色,是近代佛教造像艺术典范。大佛面如满月,额广平正,双耳垂肩,福慧具足,慈颜微笑,令众生生欢喜心。顶部肉髻螺发,代表佛陀智慧圆满,青莲花眼,眉如初月,象征佛陀慈眼广视众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双掌中心现法轮,代表佛法长存,流转十方。天坛大佛融合古今佛教造像艺术,是佛教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是人类追求和平幸福的庄严体现。

蒙山大佛古称西山大佛,位于山西太原晋源区寺底村西北,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历时25年之久。大佛利用陡直崖壁开凿而成,像身高约66米,是世界第二大石刻大佛,比乐山大佛低5米,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比乐山大佛还早162年。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后唐武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朝拜。一时蒙山大佛在皇家眼中形同国庙,在百姓眼中至灵至宝,倍受尊崇。不过到了元朝末年,佛像被毁,直到1980年才被发现,整个佛身藏于泥土之中,风化严重,后经修复才得以重见天日,直到2008年才向公众开放。在寥若晨星的世界摩崖石刻佛像中,蒙山大佛无疑地位显赫。

九华山地藏菩萨铜像位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内,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地藏王菩萨大铜像,是九华山佛教道场的标志景观。像身高度84米,加上莲花座底盘高度为99米,锡杖高109.9米,整个铜像连底座高155米。地藏菩萨为比丘相,右手持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面向西北方,端庄慈祥,昭示众生,国泰民安。大佛铜像背东面西,以狮子峰为背景,每当太阳升起时,从正面看霞光万道,在每年春分秋分时节,佛像还会形成独特的佛光现象。九华山铸造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是九华山佛教史的一件大事,是中国宗教艺术的一大创举,是增辉江山、庄严国土的殊胜法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