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轻,多给孩子攒点钱”
韦巧连大半辈子都在河南农村生活。
婚后,带着一儿一女在老家务农,生活拮据。
如此生活十多年,她开始跟着丈夫在工地做短工,搬砖、挑水泥。
后来,她跟着丈夫收废品,可是又累又赚不到钱。
在丈夫的劝说下,她找了一份租房附近的洗碗厂的工作。
*,依然是体力活。拿的,依然是低薪资。
这家洗碗厂,没有工休、节假日以及周末,更别提五险一金。
随叫随到,有时傍晚7点上班,一直忙到深夜才回家。
图/澎湃新闻
如此辛劳,也只有3000块的工资。
为了每个月多拿300块钱的全勤奖,韦巧连几乎无休,很少请假。
就连春节,都难得有休息时间。
哪怕只要能多赚一块钱,再苦再累她都能忍。
家人曾劝她换一个小厂,即便一个月1500块钱也可以。
但她始终坚持,一待就是6年。
今年,她身体实在撑不住了,五一时和丈夫说不想干了。
但领导下通知,接下来两个月会很忙碌,如果辞职需要一个月后才批准。
否则,这个月工资就拿不到。
图/澎湃新闻
为了那几千块钱的工资,韦巧连没敢贸然辞职。
没想到,等到她实在撑不住想请假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
真是太苦了……
韦巧连如此拼命赚钱,是因为心里记挂着刚毕业的儿子。
儿子没车没房,很难找对象。
到了结婚的时候,彩礼和买房又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她想着趁还年轻,能攒一些是一些,等到老了想帮也帮不上。
这就是中国父母,为了孩子不顾一切,牺牲所有。
他们能为孩子做的有限,只有燃烧自己。
站在泥泞中,奋力托举孩子去仰望星空,飞往更高更远的地方。
为了孩子,活到老干到老
54岁,对很多城里的老人来说,正是享受生活的年龄。
跳跳广场舞,学学太极拳,含饴弄孙,生活惬意。
但这不是“韦巧连们”的生活。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身体允许,就不会停止赚钱。
他们没有退休一说,很多人因为养老保险缴纳没满15年,也无法享受退休后的待遇。
相比苦和累,他们更怕赚不到钱。
前段时间推出了“建筑业清退令”,55岁以上农民工就业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