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尺:顾名思义大概就是因其形状像展开双翅的蝴蝶,不过“翅膀”一长一短作 区别,在其90°格角的中线处由螺丝与尺身相连,可以绕其转动,用于划90°格角内的不对 称补角。它的便利之处在于每当有两条线互为补角时,那么只需用此尺定好其中的一个角,翻转一下便可用另一侧确定另一个角度。
勒刀:将一端磨成钩状的薄钢片插入带有槽口的木片中,其钩状端头伸出于木片之外并可调节长度,用于贴靠部件净料基准面划线。
墨签:竹制的一种端部为扁状的笔,蘸铅粉在木料上划线,现较少采用,多用铅笔或圆珠笔代替。
3 划线之过程
划线前首先要经过一个准备的过程,它包括绘制大样图、制作样板、开配料单及配料,接下来在配好的部件净料上进行划线。
3.1绘制大样图及制作样板
对于造型复杂的家具,匠师在制作之初都要先在薄木板上绘制1:1的大样图,以明确家具的尺寸、形状及内部结构,有时甚至还要简单标示内部结构。此举也可帮助匠师在划线过程中准确及快速的定位、划线。
异型零件的形状较为复杂,为方便后续 配料及划线时对其形状的把握,匠师需根据大样图在另外的薄木板上绘制异型零件并锯截制作出样板。
3.2开料单及配料
根据大样图及匠师对其结构的规划开出配料清单,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匠师已经对家具的内部结构及如何更有效的利用木材等细节问题考虑清楚了。接下来的工序就是依据 配料清单、图纸或大样图及样板将板材加工成部件所需尺寸的净料,一般情况下长度方向要留有15~20mm的加工余量。传统工艺中完全采用手工制作,现代企业则基本使用机械加工。
3.3划线
划线工艺是指划线师傅使用划线工具在已加工出的家具各部件净料上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结构划出其所具有的榫眼、榫头、槽口的具体位置、大小及形状的工序。划线时标示的特定的线条或文字已基本形成了一种通用的 行业语言。如断料处要用贯通木料一周的截线;从一个面向与之相对的面引线,或是作为 其它线的参考点,则只需用一种叫做“花线”的短线;如需特别说明的则在木料上直接书写文字。在现代企业,由于分工与加工方式的改变,划线工艺会有些许的不同,但基本上保留了传统工艺的方法。
4 划线工艺的重要性
在实际划线过程中,匠师并不只是简单的 将榫头与榫眼的位置与尺寸划出即可,他们还 要依据经验、木材材性等,统观全局、深思熟虑,采取多种措施以保证家具外观面的美观、榫卯的精准、装配的方便以及产品的牢固。
4.1 增强美观性
为了增强家具的美观性,匠师会尽一切可能地隐藏其缺陷,避免装配后看面暴露缝隙,保证其安装后达到平齐或保证看面木材纹理美观。
4.2 减小误差
如果在一根料上存在一个或多个榫眼,且此料两端对称,那么应先确定好此料长度方向的精确尺寸,接着从此料的两端头开始分别划向中间,而且尺寸要逐个累加,即始终以端头的线作为基准线向中间测量、划线,而非在前一个榫眼划完后再以它为基准去划下一个。直尺或下笔的粗度会使两线间的距离产生一定的误差,采用上述方法划线的目的不但保证木料上所有的榫眼划完后每一端只有一个误差,而且只会体现在中间部位,不致使误差逐步累加,越来越大。
划线时要始终对照着图纸与材料单,划线前要逐一再核对一下它们的尺寸,以免部件净料加工时出错,安装时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