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抢运“高铁速度”
“备用口罩拿了没有?”
“护目镜、手套全部戴齐全了”
“工作服拉链拉到头,裤腿扎好”……
“1!2!3!”装卸工的号子声,在深夜空旷的站台上回响。这是疫情期间武昌站司空见惯的场景。
“为了行包工作人员安全,每一个准备细节出勤前都反复强调。”武昌车站行包车间主任冯庆庆说。
4个货栏有序码满,驾驶员蔡师傅立即启动,将货物运往100多米外的中转仓库。一车运到,卸下货栏,他再次前来,一趟接一趟转运。
武昌站行李员邹云介绍说,疫情发生以来,行包车间平均每天大约要装卸转运7000余件防疫物资,运送物资的“带货”列车,大多都是凌晨抵达。一个通宵班里,装卸工人平均要搬运400件货物,驾驶员人均往返转运50多趟。
“就是要快!要确保抗疫物资尽快转运进仓库。”装卸工们一边说,一边擦着汗水。
2月2日凌晨4时35分,上海南开往重庆北的Z256次列车抵达武昌站,车上下来的是由李兰娟院士带领的医疗团队,随车的还有一批日用品、食品以及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护用品。为了保障李兰娟院士团队便捷顺利出站,5名行包装卸工和客运人员早早守在站台上,不到10分钟,就将这批重点物资卸下转运到接送团队的大巴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