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高频常态化核酸检测或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地方的应对思路,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若想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而又不希望过于频繁的封控措施对经济造成不可控的影响,就必须提升市民的日常核酸检测频率,如果能够在重点防范城市中实现高频率常态化核酸检测,如两日或三日一检,那么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发现疫情,提升预警反应速度,拉长防疫工作者追踪反应解决问题的时间。
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实施高频常态化核酸检测的一、二线城市而言,这一常态化防控措施对于当地经济的影响虽然将显著小于当前严格的封控措施,但是,仍将通过降低居民非刚需的出行意愿等,对当地服务业、消费业等产生持续的影响。
中泰团队发现,深圳3月疫情相对“平息”之后的五一假期(4月30日至5月3日),节假日期间旅游总收入18.15亿元,但仍比2021年五一假期的旅游总收入仍降低22.46%。如前所述,多次疫情对居民消费的冲击降低收入预期,市场在预期疫情冲击之后的消费如期反弹需要更多的“耐心”。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高频常态化核酸检测不可避免的仍将带来一些“成本”的增加而言,但是就社会整体角度而言,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大账”面前,这些相对可控的“成本”增加亦是可以接受的。
中泰团队认为,就资本市场角度而言,高频常态化核酸检测使得防疫成本由“不可控”向“可控”常态化的转变,将给市场带来更稳定的预期,这对于市场整体估值和风险偏好的修复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杭州、北京、深圳、无锡等城市投入常态化检测后,当下核酸检测及采样人员已成了热门岗位。
某招聘网站显示,杭州一些民营检测机构招聘采样护士,薪资为1-1.5万元/月,学历不限,要求持护士证上岗,享受13薪待遇。招聘需求基本20人起,有些超百人。为此,有的公司还提供300元/天的餐补,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提供22元/小时的加班费。
而核酸检测员薪资相对高于采样护士,大部分岗位月薪不少于1.5万元,最高达2.6万元。注意,大部分检测技术员的学历要求为大专,有PCR上岗证,一年的相关经验。
半年前,该城市的核酸采样员薪资范围仅为4000-6000 元左右,PCR检测员为6000-8000元左右,且鲜少有其他员工福利。
在此同时,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布局核酸采样亭。上海共布局设置各类核酸采样点超9900个,其中5700多个点已开放运行,核酸检测能力达每天800万管以上。深圳社会面动态清零后,核酸检测成为常规措施,每3万人设置1个便民核酸采样点。此外,南京、成都等地也开始推开核酸检测亭的设置。
目前国内各城市推出的“便民采样点”形式主要包括移动核酸检测车、移动式核酸采样亭、核酸采样小屋/工作站。分析师预计,全国将共设置约32万个检测点(含已有的医院等)。
山东青岛一家从事核酸采样亭生产的厂商表示,该公司自新冠疫情爆发之初便开始研发设计核酸采样亭,今年以来订单需求加大,自今年春节开始,该公司加班加点生产核酸检测车(移动方舱),目前已销往安徽、福建、甘肃、广东等十多个省份。
东吴证券指出,参考无锡市的规范,如果每3000人配置一个采样小屋,全国一、二线共计需要16.8万个采样点。参考爱采购网站上人气排序前三的采样小屋,单价分别为1.5、2.65、4.5万元,假设需求比为1:2:1,加权平均价格为2.825万元/个。由此测算全国一、二线城市在采样点购置方面的成本约为47.5亿元。
由于核酸采样工作站一般配备三种系统:一、工作站内正压新风系统,隔绝外部病毒气溶胶;二、空气过滤系统;三、病菌消*系统;因此,除了专业的制造商外,一些材料制造商、空调厂商也有涉及相关业务。
股价方面,核算采样亭板块在5月12、13日快速拉涨,两日涨幅超20%,其中,晶雪节能、通达电气、威海广泰、真视通等连续涨停。不过经过上周末的发酵,本周一开盘后,该板块有快速下跌,上述公司中的多家股价也随之下滑。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核酸检测进入常态化,目前看来,核酸采样亭的建设可带来短期利好,但实际利润贡献相对有限。
贰
某个指数两季未发 统计当局并未说明
京东财报可当坐标 六月大促相当关键
面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认为,5月份的制造业PMI回升值得期待,而6月的服务业PMI一旦如期回升,那么市场会对整个经济的复苏保持一个相对乐观的心态。
周浩认为,2020年的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房地产市场在疫情后的快速启动,并在很大程度上撑住了内需。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到,主要城市的新房成交量从3月份开始明显拉升,到了5月份已经接近2019年的水平,从6月开始就明显超越了2019年的水平。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5-6月是观测地产政策的重要窗口,市场一方面需要关注地产的成交量,另一方面要关注相关信贷投放和利率水平。对于整体经济而言,寻底的过程会比较漫长,但好消息是,4月份极大概率是二季度经济的底部。
同时,2020年全国性的管控举措从3月逐步取消后,制造业的复苏早于服务业;但从当年的4月份开始,服务业PMI的读数出现明显抬升,此后就一直显著高于制造业。当然,服务业PMI高于制造业PMI的读数,在疫情前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因此其倾向于认为从4月份开始整体经济活动开始恢复到疫情前的常态。
周先生的此次论调,看起来更多是一次常规性的走势判断,因为时点比较近,经济学家用2020年和2022年对比,是符合常规逻辑思路的。但是,2022年绝不是2020年,一位资深财经大V认为:“如果以2020年为判断基点,那时老百姓对经济预期的走向还是更积极,而且对于疫情结束时间点,都抱有更多的期待,但相比当下,这种预期与现实的中间值则要被拉大许多。因此,拿以往的经验来做当下的判断,容易犯‘刻舟求剑’式的错误。”
本专栏的长期粉丝应该知晓,24君钟意引述各方数据,进而推导出更接近真相的结论。有数据当然是好事,哪怕左中右不同立场会有不同解读。但若是一些原本定期发布的数据突然悄无声息地中断了呢?
比如——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从1999年起,国家统计局开始发布该项指数,力图把企业家对外部环境的抽象感知用明晰的大数据集成呈现出来。据了解,该项统计一直以来覆盖不同行业、结果则按季度发布。满分是200,100分是警戒线,100分以下则意味着企业家信心落入“不景气”区间。过去23年间,只有两个季度数据跌出及格线:2008年四季度的94.0,以及2020年一季度的90.86。上述两个时段发生过什么,大家都知。
当然,作为一个相对主观又抽象的心理集合,企业家信心指数并不如GDP、CPI、PPI这些那么受重视。但去年大火的《置身事内》一书作者兰小欢有句话说得好:信心于经济而言很重要,它能把虚的点变成实的。
注意,就算2020年一季度跌至90.86,但当年二、三、四季度的数据分别为110.4和122.5、123.4,而去年前三季度分别为127.8、126、120。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没错,无论是去年四季度还是2022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竟然没有再发布此数据,且没做任何官方解释。
1979年,北京首都机场,一幅绘有三个正在沐浴女性裸体的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曾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有关部门此后要求作者袁运生“起码要让女人穿上短裤”,结果遭作者拒绝。最终还是小平发话——没什么好争议的,艺术表现很正常。据说香港那位红色大资本家霍英东先生每次抵京都要看看这幅画还在不在。“如果在,我的心就比较踏实”,他说。
所以,当企业家信心指数突告失踪快半年后,诸位当已明白24君为何对周先生的观点给出上述成语式点评,尽管咱一直很尊重他。
再结合近两日24小时谈及的居民存款情况,以及实际社零消费情况,看得出,面对冲击很多人被迫减缓了消费,或者说确实不具备足够的消费能力去买单。关于这点,当下距离京东6.18正好尚有一月整的时间,大家大可以屏息静气,估计都不用一个月,半个月后在平台上用手投票就能各自看懂自己的真实购买力。
宏观消费环境承压,京东录得上市以来最低单季收入增速。北京时间5月17日晚间,京东集团(NASDAQ: JD/ HK.09618)发布2022年一季报,当季收入同比增长18%至2397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