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对吃的讲究,我们中国如果说是第二,那么没有哪个国家敢称第一,在食物的烹饪上,中国人的技术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饮食文化,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老夫子就非常注重饮食。《论语·乡党》中记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意思是说,变质的食物,不吃;超过一定时间不新鲜的不吃;肉类分割不到位的不吃;蘸料和食材不相配的不吃……可见我们的孔圣人对食物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不仅注意食品的卫生,而且讲究食材的搭配和烹饪的艺术。也正是因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饮食文化底蕴,才有了各种各样的惊艳世界的传统美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水土不同,风俗习惯不同,饮食习惯也就千差万别,因此也就出现各种各样的有代表性的地方名吃。在我们鲁西南,地方名吃数不胜数,其中巨野大谢集的罐子汤更是久负盛名。罐子汤是鲁西南的特色传统名吃。该汤主要用羊骨、羊头肉、羊肝、羊肺、羊心、羊肚等原料,长时间熬煮而成,多用花椒、生姜为佐料放入优质粉条,香气扑鼻,久喝不腻。
罐子汤最早的起源应该在民间,鲁西南当地盛产青山羊,过去农村几乎家家饲养山羊,每到过年的时候大多数人家都会宰*一头羊,把肉、骨头及各种器官分割开来,分别作不同的用处。一般羊前腿或后腿肉用来剁饺子馅,在我们鲁西南过年几乎家家都吃样肉馅的饺子,把羊肉剁碎,配以生姜大葱,再拌上适量新鲜的红萝卜,加上花椒粉、生抽、老抽、食盐、油,这样做出来的饺子,不腥不膻,香而不腻,百吃不厌。羊头、羊骨、羊下水则用来熬汤。农村家家都有大锅,在锅里加满清水,把骨头和肉清洗干净,凉水下锅,水开以后要不停用勺子撇去上面的浮沫,直到撇干净为止,然后小火熬煮三四个小时,一直熬到骨酥肉烂,清香四溢,然后把骨头和肉捞出,汤则用一个大罐子盛起来。有客人的时候就从罐子里舀上几勺老汤,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再加入白菜、粉条煮烂,再加上提前煮好的羊肉羊杂,出锅的时候加上味精、辣椒油,再来点雪白的葱花、翠绿的香菜,端上桌子,招待客人那是蛮有面子的。客人酒足饭饱之后,再来上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羊肉汤,那种舒服劲儿真是神仙一样的享受……这应该是罐子汤最早的源头吧。
鲁西南罐子汤最早创制于清光绪年间,创始人为巨野县大谢集村人谢登普。当时在家里熬了汤,需要到集市上去卖,为了保温就用一个大罐子盛起来,周围用棉被包裹,这样挑到集市上即使是寒冬腊月,盛到碗里也还是热气腾腾。可谁知道这种刚出锅的热汤,经过大罐子一闷,汤就又有了一种特别的味道。从那时起罐子汤就延续下来。后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改良,就形成了现在的罐子汤。
罐子汤开始的时候只有大谢集一家,后来发展到三四家,在这几家中又尤以谢集供销社罐子汤和谢集北门罐子汤最为有名,以前来谢集喝罐子汤大都奔着这两家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在大谢集工作过十二年,有幸品尝到正宗的罐子汤。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还不太富裕,我记得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一百多块钱,而罐子汤一开始是五角,后来涨到一元,再后来变成了两元、三元、五元,现在巨野的已经涨到六元了。但在当时最便宜的时候,能喝到一碗罐子汤也算是奢侈了。虽然我在谢集工作了十几年,喝过的次数也不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