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印桥地图,广州海印桥简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06:13:57

▲横水渡,图源水印

据说当年撑艇的都是疍家妇女,因为疍家男人都上岸打工,晚上才回家。而广州一道传统美食,“艇仔粥”正是在这里诞生的。这些卖粥的艇仔会在船头树一面旗做招牌,新鲜滚热辣的粥很快就吸引了食客。

一直到清末,横水渡发展到有20多条航线。虽然这种人力小船大大方便了当时市民的出行,但由于管控不严、技术落后,经常发生事故。

广州海印桥地图,广州海印桥简介(13)

▲图源水印

于是,在清末出现了一种靠火力来驱动的船,就是大家常听到的“花尾渡”。花尾渡本身的木船无动力,需要依靠前面机动船拖行,因而又叫拖渡。

广州海印桥地图,广州海印桥简介(14)

▲花尾渡,图源网络

花尾渡每次靠岸都要断开与动力船相连的绳索,靠惯性拍到岸边,而离岸的时候又需要牵上动力船,拖出去这就是粤语中“拍拖”的来源,这一前一后共同漫游在水上的情景,像极了情侣间牵手慢行,广州人就把“拍拖”套用到谈恋爱上

这种木船体型巨大,灵感来源于行商自娱自乐的画舫,仿造西洋客货轮船的模式,一般有三层楼结构:最高一层是一等舱,有进餐地方;中间一层是公舱,二等舱;最下层和船头都是货仓。舱内设施一应俱全,不仅有电风扇等硬核硬件,还设有浴室等空间,奢华无比。又因为花尾渡吃水浅、载运量大称霸珠江。

广州海印桥地图,广州海印桥简介(15)

▲舱内景象,图源网络

从1908年花尾渡第一次出现在珠江水面后,船只颜值越来越高,被称为“浮游于水上的天鹅”、“河上宫殿”。不仅船头绘有貔貅,俗称的“船头神”用来“镇魔压邪”,船尾用艳丽夺目的色彩会上奇花异兽、八仙宝物,而且船身的雕饰精妙华美,堪比艺术品

广州海印桥地图,广州海印桥简介(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