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使用时间稍长可能就会面临卡顿的情况,除了后期通过升级电视盒子解决外,在购买的时候,硬件配置尽量选择高一点的产品。目前来看,如果预算有限同时对使用时限也有较高要求,建议尽量选择四核新品2G内存的配置。毕竟运行的流畅性,是很影响使用体验的。
追求画质电视产品。更多需要考虑色域表现(色域宽广会更好,最好是广色域)、是否支持MEMC(运动补偿对画质优化的效果很明显,特别是运动场景)、是否有独立画质芯片(专业的画质芯片可以单独优化电视画质)、峰值亮度(峰值亮度高的电视显示效果会更好)等。
色域是衡量电视画质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色域越广越好,广色域包含更多的色彩表现,能够更好的呈现视频的画质。色域标准众多,常用的主要包括NTSC、sRGB、BT.709、BT.2020和DCI-P3,不同标准覆盖的色域范围不同。衡量两款电视的色域表现,我们一般会近似转换成相同标准进行对比,一般转换成NTSC标准较多。
近似转换数据如下:
100% sRGB≈72% NTSC;
100% BT.709≈72% NTSC;
100% BT.2020≈150% NTSC;
100% DCI-P3≈96% NTSC。
一般来说NTSC色域超过82%我们就可以称其为广色域电视(不同资料上该标准有所不同),4000内有部分电视有不错的色域表现,甚至做到了广色域。广色域带来的画质提升还是很明显的,对画质有要求的话需要重点考虑色域表现。
传统液晶电视的屏幕响应时间比较长,不少运动场景会出现卡顿和拖影现象。电视厂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推出了运动补偿功能(也叫MEMC)。通过插入黑帧/复制帧/预测帧等方式来提升画面流畅度,减少卡顿和拖影情况。MEMC是区分中低端液晶电视的重要标准,不同定位的MEMC在性能上也是有差距的,索尼这类算法优秀的大厂的MEMC技术更加成熟一些(比如近几年索尼又推出了更加厉害的升级版:明锐动态)。
亮度是衡量电视画质水准的重要标准,高亮度可以带来更好的细节表现,对画质有要求的话需要选购进行重点考虑。亮度一般使用峰值亮度来衡量,顶级液晶电视峰值亮度可以轻松达到1000nit(上图所示的三星顶级液晶电视峰值亮度可达4000nit)以上,对画质有一定要求尽量不要选择亮度低于500nit的产品。峰值亮度数据一般电视厂家都没公开,可以咨询客服或者查询评测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