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脚下,沃野千里。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兵州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花瓣为形的“青城之花”场馆正“准备绽放、向阳生长”。这里,是呼和浩特国际农业博览园 (以下简称“国际农博园”);花瓣形状的展馆,则是呼和浩特市首届国际生态农牧业博览会召开的地方,也是未来启动呼和浩特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智慧兴农引擎”。
党的十九大以来,呼和浩特市不断加快农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方向、都市农业为主导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国际生态农牧业博览会,则是撬动中国乳都现代、绿色、智慧发展的又一支点。这块内蒙古乡村振兴的 “试验田”也将逐步建成集农业博览会展、科技引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产业融合等农商文旅为一体的农业服务综合体。
塞外青城打造“中国乳都”升级版
为打造“中国乳都”升级版,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呼和浩特市不断加大优质高产苜蓿草种植和科技攻关力度,目前苜蓿草种植面积接近11万亩,生产能力5万多吨。图为蒙牛工业园区。呼和浩特市农牧局供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描摹着祖国正北方发展现代农牧业的生态禀赋。呼和浩特市位于北纬41°至45°黄金奶源带上,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从2000年确立“奶业兴市”发展战略至今,全市农业现代化不断迈出新步伐,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批优质绿色农畜产品走出内蒙古,走向全国,伊利、蒙牛跻身全国乳品企业十强,当地15个农牧业企业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乳都”已成为呼和浩特市一张引以为傲的城市“绿色名片”。
今年全国两会,**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形成了乳业、玉米、肉类、饲草料加工等产业集群,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66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77家,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上市公司9家,实现销售收入1750亿元。呼和浩特市农牧局供图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粮食主产省区。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大以来,作为内蒙古首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呼和浩特市不断加快农牧业转型升级。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该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标准化生产覆盖率43.7%,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各类设施温室、大棚达3万余座。畜牧养殖业规模化水平大幅提升,奶牛、肉羊、生猪规模化饲养比例分别达到100%、64%、60%。
“我们举办农博会,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更好发挥首府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势。”呼和浩特市委副*、市长冯玉臻在国际农博会开幕式上表示,国际农博会将集中展示和交易内蒙古绿色、天然、生态农畜产品,展示和交易国内外农牧业发展的一系列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与农牧业领域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们共同交流探讨推动农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新思路。为实现农牧业现代化贡献更多的智慧力量。
蒙牛全自动生产线。呼和浩特市农牧局供图
从“奶业兴市”到打造“中国乳都”升级版,作为全国乳业发展的“排头兵”,呼和浩特在2018年出台《呼和浩特市推进乳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指出,呼和浩特将利用三年时间,将符合条件的与乳业相关的种养殖企业给予全方位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初步建成国际化乳产业集群、世界级乳业创新中心、优质奶源示范基地和农企利益紧密联结的“中国乳都”升级版。
农博会“从田间到云端”
当前,新一轮产业变革已经来临,全球化、品牌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今乳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内蒙古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呼和浩特专场新闻发布会透露,党的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乳业在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化改造方面成效显著。呼和浩特市用世界标准打造世界品质,开启创建“世界乳都”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