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的王杰
半工半读地念完了中学,王杰进入大专攻读物理专业,在当时来看,如果顺利完成学业,他应该会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然后得到一份不算低的薪水。
他原本可以拥有稳稳的人生,可命运偏偏将他引上了另一条路。
大专二年级时,王杰因不满教授在课堂上的言语侮辱,与对方发生激烈争执,他打了老师,出了气,却也断送了学业,他被学校开除了。
1979年,王杰17岁,大专肄业,正式成了一个无业游民。此后为了生存,他去片场当过武术替身,也去装修工地做过油漆工,因为年纪小、没文凭,他始终找不到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
当时,外省人想在香港扎根并不容易,何况是既没有学历也没有背景的穷小子。走投无路时,王杰回到了儿时的故乡,在迷茫中寻找新的出路。
王杰旧照
差不多就是在这个时候,王杰拥有了第一段婚姻。
那一年,他19岁,因为在街头英雄救美,他与一个女孩迅速坠入爱河,而后便结婚生下了一个女儿。
王杰快速完成了一系列人生大事,他的“三口之家”从天而降,可现实给予他的,远没有渴望的那般美好。
自父母离婚后,王杰便再也没有见过家人,只听说与父亲分开后,母亲带着哥哥在台湾生活。王杰与妻子是奉子成婚,婚后为了方便照顾爱人,他主动与母亲取得了联系,并提出了一同生活的想法。
久违的一家人再次同住一个屋檐下,几乎是预料之中的,矛盾比温馨更早一步降临。
时隔多年,母亲好赌爱玩的习惯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与小儿子王杰一家同住时,她几乎天天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玩到兴头上时,甚至还会要求怀有身孕的儿媳到酒桌上陪喝。
类似的事情时常发生,妻子认为受到了奇耻大辱。于是待女儿出生后不久,她便留下了一封告别信独自离开了,而此时距离二人结婚,只过去了7个多月。
在人生刚刚步入20岁的时刻,王杰成了“单亲爸爸”。
因为这个身份,他火速跨过了青年时期,没有任何准备地以一种极为狼狈的姿态,一头撞进了复杂且冷漠的成人世界。
辛酸是意料之中的。
王杰本名“王大为”,因为不喜欢父亲给的名,他自己改了字。
杰,代表出众、优秀、超出常人。
王杰以此取名或许道出了一些对于自身的期许,但现实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生活与“杰”背道而驰。
现如今再讲起初为人父的岁月,王杰依旧习惯称呼那时的自己为“小爸爸”,一是因为年纪小,二是因为在没有钱的日子里,人总是会将自己放得很低。
妻子远走后,王杰一人承担起了养活女儿的责任。此后几年,他尝试了包括溜冰教练、摆地摊、快递员、服务生、厨师等各类工作,为了解决女儿和自己的温饱问题,他一天需要打几份工。
王杰也做过出租车司机,日常出车时,为了照看年幼的孩子,他不得不将女儿用安全带绑在副驾驶位置上。
那时,王杰最喜欢开车到商业街找活,那里是有钱人和年轻人的聚集地,很多乘客上车看到副驾驶上年幼且瘦弱的女儿,也会出于同情多付一些车钱作为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