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日本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在维基百科上,有一个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统计(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Nobel_laureates_by_country)。其中最多的是美国,375人。其次是英国,130人。第三是德国,108人。第四是法国,69人。第五是诺贝尔奖的东道主瑞典,31人。第六是日本,28人。
中国出现在若干位之后,8个人。为什么是8个人?因为这里是按照出生地来统计的,同时又把台湾列作一个单独的地区,因此排除了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钱永健4个人。也就是说,在这里列出的中国科学家只有5个人,杨振宁、李政道、屠呦呦、崔琦、高锟。那么还有3个人呢?另外3个人不是科学家,而是文学奖与和平奖的得主,大家不妨去看看,对其中一些人会不会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在日本的这28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文学奖有3人(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以及英国籍日本裔作家石黑一雄),和平奖有一人(佐藤荣作),这4位我们就不讨论了。在剩下的24位自然科学奖得主中,有一位是1987年化学奖得主佩德森(Charles John Pedersen),他1904年出生于朝鲜釜山市,当时朝鲜在日本的统治之下。佩德森的国籍是美国,大家一般不会把他看作朝鲜人或者日本人。那么,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日本科学家获奖者有23人。按照获奖的时间顺序,他们是:
1949年物理学奖,汤川秀树(Hideki Yukawa);
汤川秀树
1965年物理学奖,朝永振一郎(Sin-Itiro Tomonaga);
1973年物理学奖,江崎玲于奈(Leo Esaki);
1981年化学奖,福井谦一(Kenichi Fukui),顺便说一句,他和我的博士后导师霍夫曼(Roald Hoffmann)分享了1981年的化学奖;
福井谦一
1981年获奖时的RoaldHoffmann
2015年6月,作者与Roald Hoffmann教授在北京参加第15届国际量子化学大会时合影
1987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利根川进(Susumu Tonegawa);
2000年化学奖,白川英树(Hideki Shirakawa);
2001年化学奖,野依良治(Ryoji Noyori);
2002年物理学奖,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
2002年化学奖,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
2008年物理学奖,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他1921年出生在日本东京,1970年加入了美国籍;
2008年物理学奖,小林诚(Makoto Kobayashi);
2008年物理学奖,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大家看出来了吧,2008年的物理学奖发给了三位日本科学家;
2008年化学奖,下村修(Osamu Shimomura),2008年真是日本诺贝尔奖大丰收的一年,顺便说一句,下村修和钱永健以及美国科学家查尔菲(Martin Lee Chalfie)分享了2008年的化学奖;
2010年化学奖,根岸英一(Ei-ichi Negishi),就是前面说的那位出生在中国长春的日本科学家;
2010年化学奖,铃木章(Akira Suzuki),2010年的化学奖颁发给了根岸英一、铃木章和美国科学家赫克(Richard F. Heck);
2012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
2014年物理学奖,赤崎勇(Isamu Akasaki);
2014年物理学奖,天野浩(Hiroshi Amano);
2014年物理学奖,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他1954年出生在日本伊方町,2005年加入美国籍。大家可以看到,2014年的物理学奖又发给了三位日本科学家;
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大村智(Satoshi Ōmura),他和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坎贝尔(William C.Campbell)分享了奖项;
2015年物理学奖,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
2016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2018年生理学或医学奖,本庶佑(Tasuku Honjo)。
在这23位日本科学家中,有21人是以日本国籍获奖的,有两人以美国籍获奖。总体而言,无论按照什么标准计算,日本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都比中国多很多。这是否可以说明日本是一个科技大国?是的。这是否可以说明日本现在的基础研究水平比中国高得多?非也!
这里的关键在于,“诺贝尔奖授予的是经过检验、得到公认的成果,往往是几十年前做出来的”,这是我在2015年那篇文章中说过的话。
诺贝尔奖为什么能成为自然科学界最高的荣誉?首先就是因为它的可靠性,比其他任何奖项都高的可靠性。如何保证可靠性?一方面依靠专家评价,另一方面自然就是多等待些时间,等到水落石出。
例如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特效是在1971年,而得到诺贝尔奖是在2015年,相隔44年之久。又如刚刚得奖的本庶佑,他从1970年代就开始研究免疫抗体,主要成果是在1992年获得的,从出成果到得诺贝尔奖间隔了26年。
即使如此谨慎,在诺贝尔奖历史上还是有一些发错的。例如1949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给莫尼斯(Antonio Caetano de Abreu Freire Egas Moniz),原因是他“发现了脑白质切断术对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价值”(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therapeutic value of leucotomy in certain psychoses)。但后来发现这种疗法有严重的副作用,现在已经禁止使用了。又如1906年的化学奖发给莫瓦桑(Henri Moissan),原因之一是他合成出了人造金刚石。但后来发现莫瓦桑并没有造出金刚石,是他的助手不堪忍受他无穷尽的实验,把一块天然金刚石混到了原料里,骗过了莫瓦桑和全世界。这样也行?!可想而知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压力有多么大了,因此他们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例如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特效是在1971年,而得到诺贝尔奖是在2015年,相隔44年之久。又如刚刚得奖的本庶佑,他从1970年代就开始研究免疫抗体,主要成果是在1992年获得的,从出成果到得诺贝尔奖间隔了26年。
即使如此谨慎,在诺贝尔奖历史上还是有一些发错的。例如1949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给莫尼斯(Antonio Caetano de Abreu Freire Egas Moniz),原因是他“发现了脑白质切断术对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价值”(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therapeutic value of leucotomy in certain psychoses)。但后来发现这种疗法有严重的副作用,现在已经禁止使用了。又如1906年的化学奖发给莫瓦桑(Henri Moissan),原因之一是他合成出了人造金刚石。但后来发现莫瓦桑并没有造出金刚石,是他的助手不堪忍受他无穷尽的实验,把一块天然金刚石混到了原料里,骗过了莫瓦桑和全世界。这样也行?!可想而知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压力有多么大了,因此他们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也有少数的例子是迅速得奖的,例如杨振宁和李政道在1956年提出宇称不守恒,第二年就获奖了。不过这种属于特例中的特例,凤毛麟角。而且迅速得奖的大多属于诺贝尔奖评选的早期,那时排队领奖的还不是很多。时间越往后,在那儿排队等着领奖的就越多,其中好多人称得上是在跟死神赛跑。例如刚刚因为发明光镊技术获得物理学奖的阿什金(Arthur Ashkin),这位老爷子已经96岁了,打破了诺贝尔奖的高龄纪录。
最近,新华社记者华义发表了一篇很好的分析文章《又有日本人获诺奖说明什么》(http://www.xinhuanet.com/2018-10/02/c_1123514951.htm)。其中说到,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来,全球诺贝尔奖得主取得诺贝尔奖研究成果的平均年龄是37.1岁,而他们获奖时的平均年龄是59岁,从出成果到得奖平均等待22年。
因此,我们可以充分理解,日本近年来连续获得诺贝尔奖,是几十年前他们经济繁荣时期研究成果的反映。想想看,几十年前中国的科研、教育和研发支出的水平是什么样子?跟日本完全没得比。所以,目前日本总的获奖数远远高于中国,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顺便说一句,日本的科研水平,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就远远超过了中国。同样作为现代科学的后来者,日本向西方学习现代科学的积极性和成效比中国高得多。大家都知道鲁迅到日本留学的故事,都知道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和鲁迅
日本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是在1949年,但在此之前,已经有若干位日本科学家做出了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例如发现鼠疫病原体的北里柴三郎和发现梅毒病原体的野口英世。虽然他们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奖,但是我们应该记住他们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关于中日科学发展史的对比,我可以向大家推荐一篇专业的分析文章,是我的同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胡化凯教授写的,标题叫做为什么中国理论物理学发展缓慢而日本频获诺奖?| 胡化凯,转载在2018年10月7日的风云之声上,里面介绍了日本理论物理学家仁科芳雄培养人才、引领日本理论物理学迅速崛起的事迹,而我们国家在同时代就缺乏这样的领袖人物。后来,一些政治运动对我国的科研工作也造成了严重的干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切反思的,决不能让这样的闹剧重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