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用土豆做实验。田文荟 摄
“用土豆触碰金属片就能发电,看!亮了!亮了!”昨日,在邗江实验学校多功能厅内,一堂独特的科学实验课正在进行,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实验台,看见灯泡亮了,都兴奋地叫起来,嘴里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呼。
为了锻炼小记者们独立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从昨日起,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小记者中心联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易思公益共同打造“科学启蒙课”,志愿者老师通过各种有趣的实验,带着小记者亲身去体验神奇实验,感受科学魅力。
见“圾”行事
土豆也能发电
妈妈的化妆品过期了,要放进哪个垃圾桶?过期的药品是哪种垃圾……为普及学校师生的垃圾分类知识、意义及处理方法,昨天下午,易思公益负责人、扬工院化工学院教师王雪带着一堆“有害垃圾”走进课堂,手把手地指导小记者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首先要分离有害垃圾,对其进行单独处理。”王雪说,垃圾也可以变废为宝,再利用。
当天,王雪和大学生志愿者搜集了一些发芽的土豆,他们要用土豆发电,利用土豆含有电解质的特性,把两片土豆搭在金属片的物体上,土豆中的电解质中的离子分别靠近铜片和锌片中的电子,于是就产生了电流使物体的二极管发光。
王雪边演示边介绍说,生活中的电池,未来有可能被生物电池所代替。“土豆产生的电能可支持照明、通讯等,改善了电力缺乏地区人们的生活品质。”王雪说。
“现在家里所有垃圾都放在一个垃圾桶里,今天回家以后可以多准备几个垃圾桶,分类投放。”小记者王梓涵说,“我们每个人只要多花一点时间做点小事,就可以帮助在垃圾站工作的叔叔阿姨们减轻压力,这很有意义。”
八年薪火相传
让孩子了解科学魅力
在与王雪交流中,记者了解到,多年来,王雪一直以通俗易懂的趣味教学方式,向少年儿童送去化学科普知识。
“2013年,化工学院成立了EC化学社,率先尝试走进地方小学课堂开展公益化学小实验。2015年12月,我们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易思公益团队。”回想这8年的送教之路,学院党总支副*林英涛告诉记者,起初校园科普实验以化学小实验为主,现在在多地建立了实验室,除了扬州本地,我们还将科普活动在安徽、甘肃、云南等地开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教学,易思团队还开发了实验课教材。“易思科学启蒙课堂,从生活现象引入,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并结合科学实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实验材料均来自日常生活,小朋友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过程中,逐渐认识科学、爱上科学。”王雪说,公益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走了一茬又一茬,但公益之心薪火相传。“我们志愿者寒暑假几乎都在奔波,将易思公益带回老家,给家乡的孩子们开展科普活动,用这种特殊的形式回报家乡,同时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科普活动,让孩子了解科学的魅力。”王雪感慨说,虽然很辛苦,但志愿者们看到孩子通过做实验有了收获,就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通讯员 高年青 记者 田文荟 尹晓维 谢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