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王士光和王新夫妇身上,王启勋被嘱托父亲照顾后,王士光和王新就在平西根据地展开了工作。因为二人都姓王,战友们亲切地叫王士光“大王”,叫王新“小王”。二人来到平西,当时王世光任冀察热辽军分区司令部无线电中队副主任,最主要的工作是制造和维修军用电台。
可没过多久,二人都随部队转移,失去了联系。王士光继续担任无线电中队主任,王新则先在河北辗转开展妇女工作,后转至东三省。
期间二人都曾试图联系过对方,但均没有下落。后来,王士光的妹妹王光美去东北局查问过,有5位名叫王新的共产党员。没过多久,王士光收到了一位名叫“王新”的19岁年轻女党员牺牲的消息。
从那以后,王士光开始沉默寡言,只一心一意埋头在工作上。他又开始像从前一样不爱整理自己,整天蓬头垢面。吃饭也没有规律,饥一顿饱一顿的。
当时八路军队伍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革命夫妻双方三年未收到对方消息,允许另娶。
所以自从1943年以后,不少战友都表示要给王士光介绍对象。王士光每次回答都很干脆:不予考虑。
1945年10月,国民党的两部归航电台被我军缴获,将这它们改装成广播电台的任务,就交给了王士光。
在那个没有工具、没有资料的年代,王士光就带着战士进行各种尖端试验。在一座半地下锅炉房内,王士光用飞机残骸制作出通讯材料,用废弃物亲自烧制绝缘物品。
王士光
王士光舍命工作,连夜苦战,就算一次又一次病倒后高烧不退,他躺在病床上也不肯休息。王士光让战士们摘下门板放到他床上,在门板上拿着工具笔画着图样。
王士光后来高烧昏迷,嘴角裂开成道道血口,经医院查明他患上了疟疾,一口水都送不进他的嘴里。
让所有人都惊讶不已的是,王士光只要一醒来,图纸就像画在他心里一样清晰,指导着战友们工作。战士们说:
小王曾经照顾生病的大王,让他*出白色恐怖的魔爪,现在如果她还在大王身边,大王也就不会倒下了。
终于在王士光不要命地坚持工作下,一部长波、一部短波电台组装完成。
1946年9月1日,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出现了共产党员的声音。1947年春,蒋介石怀揣着“国军决定性胜利”的痴心妄想,大举进攻延安。而3月29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就出现了共产党员的声音。
后来一位国民党测向台台长被俘,他说出了当年监测延安信号的经历:
当时我监测到陕北新华电台在晋东南地区,感觉非常意外。但侦查机却报告称没有发现广播电台存在迹象。因此我担心如果如实上报,会被判处“谎报军情”,所以只好上报成中共电台在西北定边。
这也就是后来蒋介石派大批飞机前到延安西北进行狂轰乱炸的原因。但很显然,蒋介石的炸弹没有对我军起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1947年,王士光因组装电台有功,被授予“特等功臣”,颁发人民功臣银质勋章。
这次立了大功,王士光有说不出来的高兴。但是妻子“牺牲”已经7年了,即便内心再激动,他好像也不会笑了。
王士光没想到的是,在这次立功后,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亡妻”找上门来了。
王新当时远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她在报纸上看到了王士光的模范事迹,这让她激动不已。
自从和丈夫失散后,王新也一直无法联系上丈夫。没过多久,王鑫也收到了王士光牺牲的消息,她伤心欲绝。王新晚年在回忆时,依然激动得双手颤抖地说:
我们既是在革命中认识的,又是党员,无论如何我也应该等待到解放再说。
相比于王新,沉默寡言的王士光在得知妻子牺牲后,说得更干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就这样,两个人都好像自动过滤掉了那条不成文的规定,谁也没有再找对象。当王新看到王士光的光荣事迹后,怀揣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果断决定一路南下寻夫。
根据报纸上的地址,王新穿过道道封锁线,连跨几个解放区,找到了延安王士光家门口。
王士光当时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二人久别重逢促膝谈心,聊了整整一晚,才知道当年对方的牺牲都是一场乌龙。王新晚年回忆:
他还是那张苍白的脸,头发乱得还是像从监狱里刚出来一样。
多年的工作压力,让王士光染上了抽烟的习惯。见到妻子后他问王新:“我可以抽支烟吗?”王新当然是不抽烟的,但她这时也激动地说:“给我也点一支吧。”
第二天,战士和村民们挤在村口,像看一对新人结婚一样,来看特等功臣“死而复生”的妻子。
解放之后,王士光依然在电子工业部门工作,为我国通讯技术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75年,王士光出版了12本关于雷达以及无线通讯方面的书籍,共计约70万字,内容专业翔实。
患难重逢的夫妻在解放之后,更加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时光。90年代,王新因病住院,本来身材就不高的她,这时更是瘦得皮包骨,体重不足70斤。王士光为了能让她多吃东西,一向不下厨房的他,天天变着花样给王新做饭。
甚至王士光这位理科生,还天天不厌其烦地捧着《红楼梦》读给王新听。
王鑫后来又患上了小脑萎缩,记忆时有时不有的。王士光就像当年妻子照顾他一样照顾着妻子。王新晚年受病重的影响,不像年轻时那样温柔贤惠,总是控制不住地发脾气。但王士光能体谅和理解妻子,虽然有时候他很委屈,但也默默忍受和包容着她。
王士光知道妻子酷爱月季花,为了哄妻子开心,他在自家院子里种了10多棵月季。王士光每天推着王新到院子里赏花,王新都会像孩子一般高兴地拍起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