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的文学社原名,辛亥革命的核心刊物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21:32:18

◆王维舟

王维舟(1887—1970),四川宣汉人。辛亥革命时,在宣汉组织武装起义,参与领导东乡、绥定两次战役,推翻当地清政权,建立军政府。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后至1932年在川东组织群众,坚持游击战争,参与发动了著名的“万源固军坝起义”。1933年11月2日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军长。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参加了长征。后曾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旅长、中共四川省委副*、西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建国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等职。是中共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

辛亥革命中的文学社原名,辛亥革命的核心刊物(13)

◆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揆。1902年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在“四”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参加了汉口的保卫战,作为新被任命的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亲自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夫运军火、上前线。1949年以前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建国后,曾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

辛亥革命中的文学社原名,辛亥革命的核心刊物(14)

◆高崇民

高崇民(1890—1971),辽宁开原人。1911年入奉天省立甲种学校(农林学堂)。在学校还没毕业就秘密参加了同盟会,参与推翻满清政府的活动。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毕业后,考取开原县官费留学生,入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科。1919年自日本毕业回国后,任北京《正言报》编辑,后办《正俗报》。1937年6月参与成立东北救亡总会,任主席团委员兼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被任命为东北解放区安东省政府主席。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司法部部长。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辛亥革命中的文学社原名,辛亥革命的核心刊物(15)

◆陈垣

陈垣(1880—1971),广东新会人。1911年2月在广州创办《震旦日报》,以报刊为阵地宣传反清反帝的民主革命思想,成为辛亥革命活动的参加者。1912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1921年曾任教育部次长。1926年任辅仁大学校长,一任二十多年。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1年11月,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后,*在怀仁堂举行国宴时,与陈垣同席。*向别人介绍说:“这是陈垣,读书很多,是我们国家的国宝。”195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还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等职。1959年1月28日,79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中被软禁。1971年6月21日在北京被迫害致死。

辛亥革命中的文学社原名,辛亥革命的核心刊物(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