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从小程序搜索框,移动到现在的搜一搜页面,虽然还是很隐蔽,不过已经有很大进步了。
然而这次改版引发网友们的热议,因为圈子会直接显示朋友购买过的商品。微信觉得毕竟都是熟人,他们买过的产品,大家应该更能接受。
微信想法挺好的,但用户不乐意了。我买了贵的还好说,可你看我买的全是9.9元的,我这苦心经营的美好形象不就崩了吗。
虽然微信是熟人社交,但大家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微信隐私。特别现在微信跟个人生活高度重合,发条朋友圈都得先考虑自己的人设,到底该不该发,更不用说,自己买过的东西被别人知道了。
而且朋友买过的产品也不一定就是好的,我们购物之前,还是需要更权威的决策支持的,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嘛。
所以在争议声中,好物圈依旧没多大的起色。
经历了前面的尝试,微信发现电商这块可能暂时搞不来了,于是转变了思路,把好物圈改名为微信圈子,放弃购物分享,做起了兴趣内容社区。所以业界喜欢把圈子喊成“微信版小红书”,不过我觉得更像是“微信版豆瓣”。
然而结果大家都知道,微信圈子还是失败了。
当然微信圈子的构想是好的,毕竟微信用户量如此庞大,在里面搭建一个内容社区,并不是坏事。
但微信还是没把它做好,首先从入口的设置就知道,虽然提升过一次位置,但微信圈子始终没有来到发现首页,大多数用户并不知道它的存在。
而且从多次的改名也可以看出,微信并没做好圈子的定位,社交想做,内容也想做,最后导致运营也没做好,流失了大量用户,毕竟社交跟社区不只是一个字的区别。
而且微信这边做着做着发现,很多需求都不用微信圈子就能实现了。小程序蕴含着无限商机,社区靠微信群也能凑合,至于短内容更是可以通过视频号来实现。
不得不说视频号真的是亲儿子,入口直接做到了朋友圈下方,真正的二把手,全集团资源力推,微信认为在短视频领域必须有产品跟抖音抗衡。
所以爹不亲娘不爱的微信圈子,只能以停运的结果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