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武汉市民政局最新离婚数据显示,今年1月,武汉市共受理离婚申请3096对,截至3月5日,经过“30天冷静期和30天办理期”,首批办理离婚登记1309对/月,约58%的夫妻申请后放弃登记。
据悉,武汉市武昌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在全省首创“特‘别’有爱离婚心理辅导介入工程”,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在离婚登记窗口增设了离婚辅导首席介入,研发出了《离婚意愿调查表》及辅导流程。这一举措,让离婚的男女自愿选择通过填表评估,给自己的婚姻把脉,诊断一下这婚姻到底值不值得去离,应不应该去离。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婚姻问题出在哪里,只知道有问题,却不知道原因。得到解决办法,就只能放弃。
截至3月10日,武昌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针对收集到的1150份调查表研究发现,影响婚姻的“三大*手”分别是性格差异、生活琐事和缺乏沟通,分别占比71.13%、30.6%和23.77%。通过这一举措以及冷静期的政策,直接的结果就是,首批办理离婚登记1309对/月,约58%的夫妻申请后放弃登记。这难道不是离婚冷静期在发挥作用吗?
合肥女子杨某燕在夫妻感情不合和家庭矛盾中,饱受多年的折磨。今年3月8号就提出离婚申请,但因为离婚冷静期需要一个月后才能再办手续。但是,仅仅提出离婚申请过去5天,也就是3月12日,选择了带着两个孩子跳楼。消息一出,网友一片唏嘘。都异常同情这名女子。觉得一定是对婚姻伤透了心,对老公失望到绝望。她终究没有挺过离婚冷静期。
于是很多人,就从这件事上看出,离婚冷静期对于一些非常想离婚的人来说,是一种无法逾越的障碍,或者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人们甚至在想,如果没有这个冷静期,及时地办理了离婚手续,她和孩子会不会就不走这一条路了呢。甚至有人直接责怪,是离婚冷静期害了她。
其实,这也就是冷静期的副作用或者说不好的一面。虽然冷静期保护了婚姻中的草率离婚,但是对于婚姻中受害一方弱势一方来说,这种多出来的冷静就拉长了他的痛苦,让他更加遭受婚姻的伤害了。所以,任何一项政策,都是有利有弊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弊端,就去否定它更大的更积极的意义。
或者说,怎么样完善离婚冷静期才更人性化,更有利于社会进步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我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冷静期要分情况对待。
对于一方不想离婚,另一方无明显过错的,无原则性过错的,可以考虑冷静期,让彼此冷静之后再决定是否要离婚。而对于那些双方都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双方都同意离婚的夫妻,没有抚养孩子以及财产分割争议的夫妻,可以不用选择冷静期。商量好了,当场叛离。
2,离婚冷静期内,相关专家应该介入调解。
而不是交给当事人自己冷静。也就是说,通过男女的离婚申请,发现问题,针对离婚原因由相关专家介入沟通,及时调解,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夫妻再试着生活,才能发现这婚是不是真的需要离婚。这样,冷静期也才变得有意义。
3,离婚冷静期,需要双方真的去冷静,不要断送这个冷静的机会。
否则,给出的时间再长也没有意义。所以,让离婚男女普遍扭转观念,切实做到冷静分析,不要冲动离婚。
4,冷静期内,弱势一方,或者非常想离婚的一方,情绪不好的一方可以申请保护。
或者,由相关人员及时跟踪冷静期内的夫妻情绪状态,及时给予指导。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去疏导。总之保护好离婚申请中的男女一方或者双方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要因为冷静期而遭受更多的损失和伤害。
今日话题:你认为离婚冷静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