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平行度怎么测量,平面度的两种测量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3:02:02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最大实体要求(MMR)

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中心要素有几何公差要求的情况。它是控制实际被测要素处于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之内的一种相关公差要求。当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其中心要素的的几何误差值超出给定几何公差值,即只允许尺寸公差尺寸公差补偿给几何公差。

可逆要求(RR)用于最大实体要求(MMR)可逆要求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与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一起使用,也没有自己的边界。

最小实体要求(LMR)

最小实体要求适用于中心要素有几何公差要求的情况。它是控制实际被测要素处于其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之内的一种相关公差要求。当实际尺寸偏离最小实体尺寸时,允许其中心要素的的几何误差值超出给定几何公差值,即只允许尺寸公差尺寸公差补偿给几何公差。

特征项目分为三大类,14个项目,(一)形状公差4项: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二)形状或位置公差2项: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三)位置公差8项: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位置度 同轴度 对称度 圆跳动 全跳动

1. 对于有特殊功能要求的要素,一般采用独立原则;

2. 有配合性质要求的要素,一般采用包容要求(ER);

3. 对于保证可装配性、无配合性质要求的要素,一般采用最大实体要求(MMR);

4. 对于保证临界值的设计,以控制最小壁厚,保证最低强度要求 的要素,一般采用最小实体要求(LMR)。

在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位置和 跳动公差时,同时要确定基准要素。基准的选用应遵循设计、工艺、测量和工作等基准统一的原则。

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对称度和圆跳动的未注公差,标准规定:① H、K、L 三级,其中H级最高,L级最低。② 未注几何公差的

公差数值

第5章 表面粗糙度设计与检测

表面粗糙度轮廓是指加工后零件表面的微小峰谷高低(Z)程度和间距(S)状况(微观形状)。

一般按S分:

S<1mm 为表面粗糙度轮廓;

1≤S≤10mm为表面 波纹度轮廓;

S>10mm为 f形状.(宏观形状)。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产生原因:

(1) 切削后遗留的刀痕;

(2) 切削过程中切屑分离时的塑性变形;

(3) 以及机床等工装系统的振动等。

表面粗糙度轮廓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 对摩擦和磨损的影响

零件越粗糙,阻力越大,磨损也越快,但表面不是越光滑越好。

2. 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3. 对抗疲劳强度的影响

4. 对抗腐蚀性的影响

提高表面粗糙的质量,可以增强其抗腐蚀能力。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评定

1. 取样长度 lr —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时规定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

① 为了限制或减弱表面波纹度轮廓的影响。

② 排除形状误差等对表面粗糙度轮廓测量的影响。

一般表面越粗糙,取样长度 lr 就越大。

2. 评定长度 ln—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时规定的一段最小的测量长度。

规定评定长度的目的:

因为表面的峰谷和间距的不均匀性,为了可靠地反映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特性。

3. 中线—中线是指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并划分轮廓的基准线

(1)轮廓最小二乘中线(m)—在l r 内,使轮廓上各点至该线的距离Zi平方和为最小。

(2)轮廓算术平均中线—在取样长度l r 内,划分实际轮廓为上、下两部分,且使上、下两部分面积相等的线。

从幅度、间距和 形状三个方面规定了相应的评定参数。

1. 幅度参数(高度参数)

(1)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2)轮廓的最大高度 Rz

面的平行度怎么测量,平面度的两种测量方法(17)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 间距参数

面的平行度怎么测量,平面度的两种测量方法(18)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 个

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的选用

1.评定参数的选用

(1)幅度参数(高度参数)的选用 — 即基本参数的选用

一般情况下从幅度参数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和轮廓最大高度 Rz 中任选一个。但一般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因为它反映表面粗糙度特性的信息量大和用轮廓仪测量容易。

Rz 用于极光滑表面或粗糙表面(Ra<0.025μm或Ra>6.3μm),一般用双管显微镜测量。 它用于处理部位小,峰谷小或有疲劳强度要求的的零件表面的评定

(2)间距参数和混合参数的选用—即附加参数的选用

2. 参数值的选用

(1)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幅度参数(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或轮廓最大高度Rz)值小于非工作表面;

(2)摩擦表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或轮廓最大高度Rz)值小于非摩擦表面;

(3)一般情况过盈配合表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或轮廓最大高度Rz)值小于间隙配合的表面;

(4)配合性质要求高的配合表面(如间隙小的配合表面)、受重载荷作用的过盈配合表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或轮廓最大高度Rz)值都应较小;

(5)运动速度高、单位面积压力大,以及受交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的圆角沟槽表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或轮廓最大高度Rz)值都应较小;

(6)在确定Ra(或Rz)值时,应注意与尺寸公差(T)和几何公差(t)的协调。

表面粗糙度轮廓技术要求在图形中标注的内容注写的位置

面的平行度怎么测量,平面度的两种测量方法(19)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a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单一要求,即幅度参数Ra、Rz(μm);

b — 第二个表面粗糙度轮廓要求,即附加参数如Rsm (mm);

c — 加工方法;

d— 表面纹理和纹理方向;

e— 加工余量(mm)。

2. 表面粗糙度轮廓要求在图形中注法

面的平行度怎么测量,平面度的两种测量方法(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