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测算得出了21个地级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指数。深圳产业转型升级指数得分最高,为942.31分,用近日流行语而言就是“吃到鸡了!”,广州以729.99分位居第二,珠海和惠州分别以701.05分和682.01分位居第三和第四。前十名余下城市依次为东莞、中山、佛山、江门、肇庆、汕尾。
试卷分数下来了,按惯例,还是得和有料哥一起分析下次怎么考得更好!
总体来看,广东21个地市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有所提升。具体而言,21个地级市中,深圳、广州、珠海3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指数综合得分在700分以上,产业转型升级进入了相对优化的阶段,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惠州、东莞等4个城市综合得分在600分到700分之间,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初见成效,但新动能培育则尚需时日。
江门、肇庆等6个城市综合得分在400分到600分之间,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阳江、潮州等8个城市综合得分低于400分,产业层次仍待提升,经济效率总体水平仍然偏低,绝大多数属于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活力有待增强,经济面临提速压力。
从区域位置来看,产业转型升级指数得分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基本反映了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区域格局——以深圳、广州、珠海等珠三角核心城市为主,其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借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风,三大核心城市依托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引领着区域开放合作模式创新与发展动能转换,促进了珠三角地区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共建、区域共荣的目标。
粤东西北也有城市表现不俗,包含这些“潜力股”
虽然与珠三角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但粤东西北部分地市结合各自产业基础和特点,通过大项目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共建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且特色较为明显。
◎汕尾、汕头:以节能减排为手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处于第三梯队的汕尾、汕头两个粤东地区城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大力发展规模工业为立足点,重点培育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继续走新型工业化和“低碳”经济道路。在继续发展原有优势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注重对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低、规模效益大的项目建设;加大对优势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做大工业规模,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在正确处理好节能减排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方面取得成效,如汕尾、汕头在单位GDP能耗指标的排名分列第三、第四名,仅次于深圳和珠海,,表明两市在治理工业污染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