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3月31日是世界备份日。这个日子起源于网络社区,为的是提醒人们要及时进行数据备份,关注数据安全。
《中国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1年上半年》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数据备份与恢复市场规模达到2.5亿美元,金融、制造和运输行业是数据备份与恢复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如今,数据是我们生活中主流的记录形态之一。对我们个人使用者来说,生活、工作中,把文件在移动硬盘上再存一份就行了吗?移动硬盘会不会“过期”?误删除的文件还能够被找回吗?把文件存在云端就高枕无忧了吗?一个人能够将自己作为数据“备份”在网络中,被永远记住吗?
移动硬盘也会“过期”?
电脑突然蓝屏死机,我们下一秒就在搜索“如何恢复数据”;手机丢了,我们点开一个个聊天页面上的图片,尝试能否打开,重新下载保存。
备份这些数据,如今不少人会选择移动硬盘。
但是,这其实也并不十分保险。360数据安全专家童磊表示,移动硬盘除了可能受到外力损伤而损坏,造成数据丢失外,它其实也会“过期”。“它是有寿命的,包括使用、存放的环境,使用的频次,还有受到外力或意外这类情况都会有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移动硬盘存储的寿命也就是十几到二十年之间。这也只是一个平均值。因为,日常使用移动硬盘时,它可能会因受到外力加速损耗,比如一次巨大的震动等都会对移动硬盘的磁头和磁碟产生一些物理性的、不可逆的损伤。”
所以,备份、备份、备份,重要的数据备三份,怕是都还不够。
“云”可别飘走
有人或许觉得移动硬盘备份,格局小了,境界低了。因此,拉高眼界,瞄准了云端。
那么,使用云存储进行备份,会更可靠?
对此,童磊认为,目前的云服务从技术、管理到使用流程上有较为完备的标准,比较成熟。但是,说到底也还是存在硬盘等介质上,因此云服务提供商也需要多个备份、镜像来达到备份目的。“云端存储是专有的、服务器级别的硬盘,具有低故障率和持续运转的性能。国际型的云服务提供商在全球都部署数个数据中心,并且在不同区域间有物理和网络层面的专有备份线路、链路。”
误删的数据能恢复吗?
如果不小心删除了电脑上的数据,还有办法挽救吗?
童磊介绍,从磁盘技术侧的存储动作来看,每一次的存储和删除都在磁盘的管理空间里,由磁头通过计算机指令去进行设置。当执行“删除”时,在物理介质上,也就是在磁头对磁盘的读写操作上,只是把“删除”指令作为一个标记位。
也就是说,在用户侧,数据是删除了,但在硬盘的物理层是没有删除的,只是进行了“删除”标记。这个标记对于磁盘和计算机来说,就像一间可以再次挂牌出租的房子。不过,如果来了新的数据,还是优先住到此前就空余的空间去,等这些空余空间都住满了,新数据才到这些有删除标记点的房子去。
因此,在有足够大硬盘空余空间的情况下,理论上说,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一些专业的工具,能够把被删掉的文件所在的磁盘管理空间的控制文件恢复出来。
这一顿恢复数据的操作,最大的相关因素就是磁盘容量。
我能“备份”在网络中吗?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存数字遗产宪章》中提出,个人在网络上的信息包括文本、数据库、照片、软件、网页等,都是数字遗产。
我们能够通过这些数据被互联网记住,将自己作为数据永远“备份”在网络中吗?
对此,童磊认为,例如社交媒体账号数据由云服务提供商保存,因此从技术层面来讲,我们可以将自己作为数据“备份”在网络中,被记录。“从技术层面来说,它是可以延续使用的,但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童磊指出,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大部分社交平台都尚未开放,比如,指定信任的人在我们去世后进入账号并更改封面或通过好友申请等相关功能,这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涉及外界环境包括文化等因素。
最后,来一波“回忆*”,回顾一下,从打孔纸带到云服务,人类都如何备份数据。
监制:梁悦
记者:刘飞 彭毓姬
编辑:杨扬 马露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