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境内的地形也十分丰富,各地气候、降水差别很大。我国的水资源分布长期以来都面临着不平衡的问题,比如说我国南方的广大地区水资源极度丰富,几乎不会出现水资源缺乏的问题,而东北地区的水资源相对也比较丰富。
但是华北和西北的水资源就会时常面临短缺的问题了。尤其是我国西北,自古以来就是极度缺水的代名词。这里深处内陆,降水量少,几乎全靠冰雪融水来支撑。
新疆是我国最西北边的省份,也是缺水的“重灾区”。新疆境内有不少地区完全是戈壁、荒漠,近百年以来因为人们的过度开采、放牧,建设时又大量抽取地下水,很多原本存在的河流逐渐干涸,植被持续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问题愈发严重。
我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年来在新疆大力开展防沙治沙、植树造林等举措,但缺水却是我们在进行这些举措时的一个大问题。树苗、草种可以从外地运过来,水应该从哪里来?人们想到了修建“引水渠”。
与其说是引水渠,不如说是修建一条长长的人工河,来西藏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引入干旱的新疆。这项工程和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类似,但为什么选择西藏而不是其他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其一是因为西藏相对来说居民较少,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较少,我们可以引入水资源而不影响当地环境;其二就是因为西藏地区处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它的高海拔刚好可以给修建人工河形成高差,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人们认为这项工程在理论上可行。
这项工程被称为“红旗河工程”,从本世纪初就开始有专家设想,并且在2016年的时候终于有了一些“眉目”。这项工程具体是怎样的呢?
主要由三条河构成,其一是“红延河”,从甘肃省定西出发,汇往延河,全程大约四百八十公里左右;其二是“漠北河”,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出发,最终汇入密云水库,全长大约七百六十公里;其三是“春风河”,从甘肃玉门开始,最终来到吐哈盆地。这条河不仅可以为缺水的新疆提供水资源,还能够有足够的高差来修建水力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