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期,军阀相互争霸的时代,十堰地区被称为上庸郡,属于标准的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南阳、襄阳等地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汉中等地则在刘备的控制之下。对于曹操和刘备来说,谁控制了上庸郡,谁就掌握了中线战场的主动权。因此,刘备命令自己的义子刘封镇守上庸郡。曹操则派出了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大举进攻上庸郡,并且夺取了上庸郡。
由此可见,十堰的重要性很高。在元朝之前,历代王朝都沿用了州县两级区划。在宋朝统治时期,把全国划分为23个路。其中,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基本上对应了现在的湖北省、湖南省。1279年,北方的元朝基本上统一了各地,建立了一个疆域面积辽阔的庞大王朝。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唐宋两朝长期沿用的州县两级区划,对于元朝并不合适。
元朝在金国行尚书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以后,推出了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湖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辽阳行省。其中,湖广行省的管辖范围非常辽阔,包括了现在的湖北省大部分地区、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广西大部分地区、湖南全境和广东省东部。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沿用了元朝的行省区划,并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明朝拥有南北两个首都,逐步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的区划格局。其中,明朝统治时期的湖广省,管辖范围大大缩小,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湖南省、湖北省。17世纪中期,清朝利用10多年时间,逐步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南明势力,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湖广省面积辽阔、地形结构复杂、人口众多、水网密布,管理难度非常大。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清朝撤销了湖广省,组建了湖北省、湖南省。湖北省的省会在武昌府,湖南省的省会在长沙府。其中,湖北省下辖了10个府、1个直隶州、1个直隶厅,分别是:武昌府、汉阳府、安陆府、襄阳府、郧阳府、德安府、黄州府、荆州府、宜昌府、施南府、荆门州、鹤峰厅。
其中,郧阳府下辖了6个县,分别是:郧县、郧西县、均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各路军阀反复争夺,对各地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一转眼到了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以后,解放军部队开始席卷西北、中南各地。当时,湖北省的西北部地区已经解放,但湖北省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还没有解放。
为了加强对湖北省西北部各个县的管理,专门组建了两郧专区成立。两郧专区这个名义很有意思,专区下辖了郧县、郧西县、均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等6个县。两个县的名字中,都带有郧字,因此,命名为两郧专区。为了更好的管理,两郧专区划入陕西省临时代管。
在建国初期,临时代管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江苏省北部的徐州市和周边8个县级区划,曾经划入了山东省代管。两郧专区划入陕西以后,隶属于陕南行署区管理。在1950年的陕西地图上,明显多了一个两郧专区。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发展经济、休养生息的阶段。此时,过于复杂的区划,不利于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