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思绪像误入了黑漆漆的洞穴。
洞外的伙伴挥舞着手臂呼喊着告诉你:“太阳真好,外面真热闹啊,快出来一起玩儿吧!”
你一转头,目之所及是黑黝黝的洞壁。
沿着洞壁向外看去,洞口的光亮聚焦成一个点,显得如此遥不可及、充满未知。
这黑黝黝的洞壁,就像是心灵的墙壁,阻挡在你和外部世界之间。
不论其他人如何呼喊邀约,你依然将自己困在思维的洞穴里。
你看着墙上晃动的影子,坚信那才是真实的。
来源:pexels
日常生活中,从来不缺把“影子”当真实的乌龙想法。
比如,一次聚会后,大家夸你沉稳大方、安静得体,你思考了下,觉得那只是“老实、木讷”的好听说法。
又比如,三个人的友谊,另外两人总是单独出游,你开始心神不宁,自我反省,私下扒了一篇又一篇“不合群的人如何社交”的伪科普。
再比如,新来的同事嗓门很大,说话飞快,于是你心想“这大概是个很凶的人吧”,再也不敢和他有眼神接触。
“为什么别人不喜欢我?为什么我不合群?为什么谁都要欺负我?”
带着这样的想法,你逐渐陷入抑郁......
你看到的都是你主动选择的并不难发现,前文的三个短例都不是什么大事。
但对于事件的消极解读,却给自己造成了很大影响。
这就像让不同的人看同一张海的图片:
有人联想到飞翔的海鸥与椰子树,感到自由、开阔、愉悦;
有人则联想到远去的白帆和海底的尸骸,觉得悲伤、压抑、痛苦。
大家看到的画面一样,却引发不同的心境。
对此,认知行为疗法(CBT)之父亚伦贝克认为:
感受不由事物本身决定,而是由大脑对其的解释决定。
认知(想法)影响感受,因此消极的思维模式会强化消极的情绪。
图解:CBT疗法认为,人们的想法、情绪、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产生一些难以察觉的“钻牛角尖”的想法,比如:
进商店什么也没买,老板一定看不起我。
朋友比较好看,大家一定都更喜欢她。
今天出门没打扮,油光满面肯定被嫌弃了。
仔细想来,这些想法和推论并没有恰当的逻辑关系。
但我们习惯了消极的思维模式后,就会使其不由主地作用在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中。
亚伦贝克将这些非理性的、夸大的思维模式,称为“认知扭曲”。
并认为,它们是造成焦虑、抑郁等情绪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改变思维方式,是改善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
来源:pexels
10种常见的扭曲认知认知行为疗法中有一套著名的ABC理论。
理论认为,事情的前因A(activating event)并不会直接引发后果C(consequence)。
你被事件激发起的认知、信念B(belief),才是连接二者的桥梁。
面对同一事件A,不同的信念B会激发起不同的后果C1、C2、C3......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大脑会“偷懒”采用一种“自动化思维”。
不自知地用惯有的思维方式去处理不同的事情。
有些信念B是错误、扭曲的,但由于我们无意识地不断地重复它们,便一遍又一遍引发了不好的结果。
依据《伯恩斯焦虑自助疗法》,我们归纳出以下10种最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的思维模式——
1、非黑即白(All-or-Nothing Thinking)
两极化思维,认为所有的事情非此即彼、非好即坏,没有中间状态。
倾向于用两极化的方式考虑问题的人,常常将“总是”、“永远”、“一定”等绝对化的词语挂在嘴边。
2、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
因为个别的不好经历,便假设之后的事情都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发了一条朋友圈没有人点赞,便会觉得自己人缘很差,不受人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