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三洲龟交易市场,顺德最大的龟交易市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9:45:01

导语:“深圳市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完成,显示全市共有陆域脊椎动物498种,发现“深圳角蟾”等5个新物种 。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历时3年的“深圳市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全部完成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深圳的野生动物“家底”,相关汇报材料显示,深圳目前共有陆域脊椎动物总计498种(含亚种),中国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41种。此次调查中,还发现了“深圳角蟾”等5个新物种。

调查:摸清了深圳陆生脊椎动物区系状况

“深圳市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是在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的主导下,由中山大学承接的项目。该项工作自2013年10月开始,于2016年12月调查结束,历时3年。

顺德三洲龟交易市场,顺德最大的龟交易市场(1)

已正式发表的新种广东颈槽蛇。

本次主要调查内容为国家重点保护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物种种群状况、物种种群动态、物种受威胁因素。重点调查区域9个,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内的除鸟类外的其他种类主要栖息地、深圳湾等东部岛屿、东部沿海海岸线、西乡红树林、海上田园、铁岗水库、深圳水库、内伶仃岛。

顺德三洲龟交易市场,顺德最大的龟交易市场(2)

已正式发表的新种白刺湍蛙

综合3年调查结果,此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首次全面系统地开展了深圳市全境陆域(含海岛)脊椎动物资源调查,完成全市动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基本摸清了深圳市陆生脊椎动物的区系状况。

顺德三洲龟交易市场,顺德最大的龟交易市场(3)

已正式发表的新种刘氏掌突蟾

完成了重点物种的种群调查,确定了各个物种在深圳的地理分布格局,深圳陆生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依次是梧桐山、七娘山、排牙山、田头山、三洲田和马峦山等共同组成的东部山体链,其中以梧桐山和七娘山多样性最高。

问题:存在过度开发和乱放生现象

此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也发现了深圳动物资源保护方面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商业开发不断蚕食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区域,尤其是排牙山、三洲田、马峦山等区域。环境的不断变化,有些区域的剧烈变化致使动物群落加剧了不稳定性,物种间替代演替现象非常显著,如在深圳大陆区域红耳鹎日益取代白头鹎成为优势种群,而在环境一直比较稳定的内伶仃岛,白头鹎仍然处于显著的优势地位。滨海区域日益升高的建筑群,不仅严重影响鸟类的迁徙,而且挤压了深圳湾鸟类的活动空间,致使深圳湾鸟类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一些过去常见鸟类现在已基本绝迹,如卷羽鹈鹕。

此外,深圳城市园林规划建设生态效能不足,表现在习惯性密植大量非本乡土引进植物。其影响主要反映在鸟类上,具体表现为,鸟类的数量虽然较多,但种类越发单一化,导致这些区域鸟类多样性较低,鸟种组成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放生活动频繁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在这次调查记录的498种脊椎动物物种,多达20种是外来物种,比例高达4.0%。有些外来物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外来物种的增多,久而久之将导致本地物种的消亡,破坏本土生态系统。

在放生方面,专家要求市民放生动物之前,要确认野生动物自身状态是否满足该野生动物生息繁衍需要,该物种是否系放归地原产物种,要保证放归野外行为有利于野生动物物种保护同时不会对物种本身,生态系统或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危害。

调查结果

深圳市陆域脊椎动物总计498种(含亚种),其中山溪鱼类6目18科27属30种,两栖类2目8科18属24种,爬行类2目(有鳞目包括蜥蜴亚目和蛇亚目)13科44属59种,鸟类18目62科192属338种或亚种(含11和野外归化种),哺乳类8目17科31属47种。在此次调查中,共发现了5个新物种,其中3个新种已经正式发表:刘氏掌突蟾、白刺湍蛙、广东颈槽蛇;待发表两个新种:深圳角蟾、深圳后棱蛇。另发现24个深圳新记录种,包括两栖类1种,爬行类4种,鸟类11种,哺乳类8种。

深圳区域内有中国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4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蟒蛇、黑鹳、白肩雕和蜂猴。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7种,唐鱼、虎纹蛙、大壁虎、三线闭壳龟、岩鹭、白琵鹭、黑脸琵鹭、鹗、黑冠鹃隼、凤头蜂鹰、黑翅鸢、黑鸢、白腹海雕、蛇雕、凤头鹰、赤腹鹰、日本松雀鹰、松雀鹰、白腹鹞、普通鵟、灰脸鵟鹰、红隼、燕隼、红脚隼、游隼、小杓鹬、斑尾鹃鸠、褐翅鸦鹃、小鸦鹃、领角鸮、红角鸮、雕鸮、褐鱼鸮、领鸺鹠、斑头鸺鹠、猕猴、穿山甲。

调查预计两年后完成

据了解,这是深圳首次开展大规模和最为系统的大型陆生野生动物调查,预计2016年年底完成。下一步,我市将建立最全面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数据库,完善深圳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及评价报告,以及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对策,为深圳建设国际化生态城市提供发展决策依据。

该大型科考项目由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组织,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担。

据介绍,人们通常所说的重点动物主要指的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和(CITES)附录收录物种,深圳共有39种。

据科考队历经1年的调查,共记录了深圳的地区陆生脊椎动物28目89科392种,其中两栖类动物25种、爬行类58种、鸟类267种、兽类42种。此外,调查组还对山溪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22种。

其中,27种野生动物物种(包括一些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分别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深圳分布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3种。

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调查为了尽量减低科考项目对动物种群的影响,对调查工作做了如下约束:调查中,除需要重点研究的物种外,对山溪鱼类、两栖爬行动物采集标本量每种不能超过4个,鸟类和中大型哺乳动物不能采集标本,如需要取样,也只能捕捉后抽血取样后放生。”

同时,科考队还引入并利用红外触发相机和DNA鉴定方法等科技手段,在提高科考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科考活动对野生动物的惊扰。

新发现两个脊椎动物新种

调查一年,收获颇丰,除发现6个深圳新分布记录物种外,还于2014年发表了2个新物种,即刘氏掌突蟾(Leptolalax laui)和广东颈槽蛇(Rhabdophis guangdongensis),分别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sian Herpe tological Research》和《Zootaxa》上。

调查证实,刘氏掌突蟾只分布在香港和深圳东部山体链,属小区域特有种。在深圳只分布于梧桐山、田头山和七娘山,排牙山也有少量分布,总分布面积不足1000平方千米,由于该种专一栖息于山区溪流,所以实际栖息面积不足100平方千米。按照IUCN的濒危等级标准,属于等级较高、需要重点保护的濒危(EN)等级物种,一旦区域内溪流环境遭到破坏,这个物种将面临灭顶之灾。

而广东颈槽蛇由于种群很小,野外遇见率较低,目前对其生态习性的了解还很不充分。只知道分布于广东丹霞山和深圳梧桐山、叠福山。

让考察组激动的是,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喉貂,这可是黄喉貂在深圳地区的首次记录。据介绍,该物种此前在深圳和香港均未有分布记录,记录的分布地点距离深圳最近的是广东惠东县,但那也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另外,此次调查记录的越南烙铁头、山蓝仙鹟、斑尾鹃鸠、黑眉拟啄木鸟、矛纹草鹛、短肢角蟾也均为深圳新分布记录。其中,矛纹草鹛很可能是市民野放的,斑尾鹃鸠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短肢角蟾被IUCN正式列为濒危(EN)等级物种,属需要重点保护物种。据介绍,该物种属于小区域特有物种。此前也被广泛记录于广西大瑶山、广东南昆山、江西齐云山等地,近期的研究表明,这些记录均属错误鉴定。

根据调查组目前已经鉴定整理的数据,第一阶段调研共记录到山溪鱼类5目14科22种,两栖类2目8科25种,爬行类2目11科58种,鸟类16目53科267种,哺乳动物8目17科42种。

动物具有游荡性、隐蔽性,有些种群很小的动物,可能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到一次,因此,动物调查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相信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还会有更多的动物被发现,而且三年的调查也将更全面地反映当前深圳野生动物的资源状况。

森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据了解,深圳市拥有复杂多样的海岸线、海岛及丘陵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长年处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为野生动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了适宜生境。

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一阶段调研过程中,调查人员利用红外相机在内伶仃岛、七娘山、梧桐山、羊台山等地拍摄记录到豹猫、果子狸、小灵猫、黄喉貂、黄腹鼬、鼬獾、红颊獴等7种中小型食肉类哺乳动物,尤其是豹猫多次出现在红外相机中,说明仍然保存有较大的种群数量。食肉类哺乳动物处于食物链较高层级,它们的种群维持是以足够丰富的处于食物链较低层级的动物作为基础。这些物种的存在具有重要的生态指示意义,反映了深圳地区,尤其是以七娘山、梧桐山为代表的东部山体链和以羊台山为代表的西部低山丘陵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处于结构比较完善、物流比较畅顺的健康状态。

深圳和香港山体相连,是个相对独立的生态孤岛,区域内种群很难与区域外的种群产生基因交流。因此,生态孤岛的隔离种群的独立发展,便产生了遗传分化,久而久之,量变上升到质变,便形成了新物种。短肢角蟾、刘氏掌突蟾,还有香港湍蛙和罗默刘树蛙等都属于该区域的特有物种,显示出较高的微特有性。

目前,第一阶段调研结果反映出深圳市的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森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