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千万别以为这是一部简单的古偶剧,事实是,编剧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而那些根植于人物本身的矛盾,既拉扯了剧情的张力,也不断地推动观众,去离人物更近。
就像尼采说的:人如果不听命于自己,就受制于他人。
写江湖斗争,其实始终是在写人心。而人心是永不过时的东西。
3、 动作:终于有一部不是慢动作重放的武侠剧了有了好故事,一群好演员,武侠剧最怕什么?
最怕打戏注水,自毁长城。
打戏,原本应该是一部武侠剧的最大看点。
许多观众其实对于故事情节早就烂熟于心。之所以愿意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就是冲着打戏来的。
可如今,打戏却成了武侠剧最大槽点。
要么就是动作设计得过于简单,看上去毫无力量感,要么很多无关紧要的动作,愣是要重放几次。
《说英雄》侧重于让主人公与自己战斗,武功不再是人物成长主线。但动作场面还是很关键。
李木戈的动作风格,在《司藤》《东宫》中其实有所体现,对慢动作没有执念。
要说李木戈的动作风格,我的判断是:唯美。
放到这部戏,打斗场景服化道和置景的细节,就呈现出诗意的国风美学。
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运镜与调度。能看出导演在追求一种水墨画般的古风武侠风格。
动作戏在符合人物设定的同时,画面亦有国风意境之美。
比如一场三兄弟对抗高手的动作戏,无论是场景,动作设计,还是镜头语言,都非常细腻、流畅、行云流水。
但好就好在,李木戈并没有过度依赖慢镜头,而是让打戏轻重缓急凸显出来。
虽然称不上硬桥硬马,但招式路数,该有的都有。
而最令我惊艳的,还是李木戈有意在打斗中塑造人物,这套华语武侠剧的绝活,已经失传很久了。
比如,王小石的兵刃,是挽留剑,打斗风格生猛果敢,但并不重在致人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