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菜田间图
2.2苗床准备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苗床,建议用水稻收获后的田块。按照每亩农家肥2000斤、过磷酸钙30斤、草木灰100斤深翻如田块中,深翻30厘米,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用PH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过酸的土壤可撒石灰进行中和。深翻后,打碎土块耙平,按照厢面1.5米、厢距30厘米开厢,厢面呈拱形,中高两边低,厢间开沟,沟深20厘米。
2.3播种按照亩用种量100g备种,实际用种量根据不同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不同在25~75g不等。
播种时,先用清粪水将厢面浇湿,再将种子均匀的撒在苗床上,再用细土或者细沙,覆盖种子0.5cm厚。最后用稻草或者遮阳网覆盖。
儿菜苗
2.4苗期管理苗期管理很重要,特别是温度。由于西南地区8、9月份气温还比较高,需要在白天覆盖稻草或者遮阳网来降温,防止幼苗徒长。2片真叶期,进行第一次间苗,将弱苗、残苗、特大苗去除,同时进行除草。
2.5假植假植可以有效促进幼苗根系生长,保障后期产量。苗龄在15天左右时(3叶1心)开始进行假植。假植苗床同育苗苗床相同即可,此时按照苗间距10x10cm的方式进行假植,直至可以定植。
2.6移栽定植幼苗进行假植15天左右,即可开始移栽。移栽前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第一种是采用稻田免耕移栽。此种方式需要在移栽前一周对大田进行处理。将稻田进行开厢挖沟,厢面宽2.4米,沟宽、深均为40厘米,在厢面按照50x50的间距挖窝,每窝使用肥料培植底肥。肥料可用每亩1000斤猪粪、100斤复合肥、50斤过磷酸钙配比。做好后,间隔一周用于移栽,移栽前浇水一次即可。这种方式比较省心、省肥,属于"懒汉"种植法,相对产量低一些。
儿菜
第二种是精细化移栽。此种方式,需要对大田进行深翻。深翻时,按照每亩5000斤农家肥,100斤复合肥,100斤过磷酸钙一并翻入土中,深翻30厘米。深翻后,将土打碎耙平,按照1.4米宽开厢,厢距40厘米。移栽时,按照50x50的株行距进行移栽。
2.7田间管理儿菜的肥水管理比较简单,按照"前期淡,中期重,后期足"的原则,整个生长期3次追肥即可。
儿菜施肥
前期淡,即在定植成活后,用淡粪水(绝大部分是水,农村茅坑取1份,加水9份)进行施肥。
中期重,即在定植后1个月,每亩用农家肥4000斤、尿素15斤进行追肥,快速将植株扶壮。
后期足,即在儿菜腋芽膨大初期,每亩用农家肥4000斤,尿素10斤进行追肥,促进腋芽膨大。
为了避免肥料抢夺,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对儿菜进行除草。除草时采用手拔草或者耙子浅耙除草,忌用锄头中耕除草,容易伤根。
2.8病虫害防治儿菜的病害主要有5种,分别是立枯病、猝倒病、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病。虫害主要是蚜虫1种。
立枯病和猝倒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后期。
发生立枯病、猝倒病时,用百菌清喷施2次即可药到病除,两次时间间隔10天。
病毒病发病时叶片上有斑块,会造成叶片畸形卷曲,严重时叶片干枯萎缩,直至整株萎缩致死。治疗上主要用植病龄进行喷施治疗。
软腐病和霜霉病均由于天气不佳,空气湿润造成,发病初期可用生菌素和溶菌灵进行治疗,发病后期,整株拔出带离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