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不好请原谅,喜欢点个关注吧
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会让部分学生感到吃力,主要原因是初中教学中引入了图形几何教学。而图形与几何部分是需要一定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但是因为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加上现有教学资源较少,缺少形象的教具。造成学生对图形教学不感兴趣,从而对学习感到困难。几何画板是一个集图形绘制,计划,文字编辑等为一体的教学软件,在1996年便被授权在我国发行,使用几何画板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变为直观明了。而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使用几何画板可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可鼓励学生学习软件,在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几何的魅力
(一)巧妙运用几何画板,激发学生兴趣
形象教学,激发兴趣。在传统的图形于几何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通过现有的定理进行推理验证,或者通过画图等方式去验证定理的合理性。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十分有限,并且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定理稍微简单还好,但是有的定理需要通过一些复杂的图形进行验证,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的话,便无法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几何的兴趣甚至产生对图形几何的恐惧。为此,巧妙的运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给学生一种直观明了的印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图形的旋转》时,讲到的圆锥体的形成问题。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会使用一个直角三角板,快速旋转一周,让学生观察圆锥体的形成过程。此时教师会让学生操作三角板的旋转而后探究边与边的关系,边与面的关系。但是由于是学生自己操作,存在一定的失误,并且在三角板的旋转过程中由一种视觉误差,误认为圆锥的面还有一个倒三角。此时学生会应得出的结论会与教材不一致而产生怀疑。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在课堂进行演示圆锥体的形成。巧妙的插入动画,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圆锥体的形成过程并将得出的结论对比教材上给出的定理,总结旋转性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精确绘制几何图形,展现几何魅力
科学的魅力在于精确。几何画板具有图形绘制的动态性,并且能在运动中维持点线面各元素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性,加强自身的信息教学素养,充分应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例如:在传统教学中教授函数部分时,教师往往根据经验在黑板画出相关函数图像并进行讲解。如二次函数部分,教师总结好函数的开口方向,是否经过原点等规律,而后在黑板画出一条关于系数a,b,c的抛物线来进行讲解。学生只能抽象的理解系数对图像的变化,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性,研究二次函数的系数时如何影响图像变化的,将图形概念化抽象为形象,从而降低知识难度。再如勾股定理的讲授,传统教学中,教师画出图形,对给出定理进行推理验证,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如果利用几何画板教学,制作相关课件,利用其拖拉,测算等功能,学生任意拖动顶点以改变直角的大小,运用自己的语言对勾股定理进行概括。此时被动性的学习变为了探究性的学习,学生运用几何画板验证了勾股定理,感受到了几何的魅力,自然会提高学习几何的兴趣。
(三)引入数形结合思想,建立学生空间理念
数形结合,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自古以来,数形结合在众多的数学学习方法中时较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思想。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在黑板作图法上利用例子讲述数形结合这种思想。但是由于数形结合思想讲述起来比较繁杂,很多学生一时半会难以理解,从而兴趣不大。所以在多媒体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展示数形结合的思想。几何画板不仅为数形结合提供了一条捷径,而且其能提供动画,为图形变换提供动态效果,学生能得到更好的视觉体验。例如在讲述二次函数部分,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需要分别对这些函数作图,再分别改变自变量来观察函数间的关系。函数过多,黑板的函数图像就会错综复杂,学生难以辨认从而学习几何兴趣不高。在讲述 y = ax2 、y = ax2 k等函数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只需要上下移动a,k,其函数图像关系便可以一目了然。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空间理念的教学目标。
(四)加强实验教学,鼓励"做中学"
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掌握者。在现在的初中教材中,每一章节都会有相关的数学实验,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而几何画板作为一种简单易学的数学软件,无疑时进行数学实验的一大利器。因为几何画板的简单易学,所以教师只需在课堂空余时间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如何使用。在上数学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几何画板,让学生更为直观的观察定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例如: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再画出三条中线,总结其中规律。再利用几何画板的拖拉功能,改变三个顶点,以此观察规律是否发生变化。通过这种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更能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