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为仪仗方队。翁奇羽 摄
三军列阵,铁甲生辉、气势如虹。
2019年10月1日,约一万五千名官兵以昂扬的姿态走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受阅部队按照作战编组,尽显威武雄壮,铺展开一幅气壮山河的强军宏图。
新格局、新面貌,这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
新装备、新阵容,这是人民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集中展示。
领导指挥方队。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一种信仰——听党指挥
天安门前,金水桥畔。96米、128步,是阅兵式“敬礼线——礼毕线”的距离。为了这96米,“东风第一旅”下士毛绪东,放弃了发射导弹的机会。
大型号导弹部队千人一杆枪,能够亲手按下“点火”按钮,这样机会有多么珍贵,不言自明。不过,毛绪东的选择虽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阅兵,是一个军人的至高荣耀,是无数官兵的梦想追求。一名军人能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是铸牢军魂、铁心跟党走的直接体现。
在首次亮相阅兵场的院校科研方队,博士硕士研究生占比71%,是所有受阅方队中学历最高的。来自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的“学霸们”训练起来毫不含糊,很快研制出一套单兵受阅动作考核系统,使训练效率大幅提升。
面对外界的关注,他们说:“博士、硕士、学士,首先是受阅战士,教员、科研人员、学员,都是战斗员!只要做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军人样子就不会走形。”
“向右——看!”随着将军领队、新中国首位女飞行师长程晓健下达口令,女兵方队352名官兵首次以挂枪形式走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检阅。这也是历次阅兵中,首次在徒步方队安排女将军受阅。
陆军方队。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我们是将军领队,但同时我们更是一个兵。现在走在队列的前面,一旦打起仗来,我们仍然要站在队伍的前头!听党指挥必须落实到行动上,用行动来体现,以行动来检验。”程晓健接受采访时说。
一声号令催征程,一次受阅振军心。虽然他们来自不同战区、不同站位,年龄、职位也不尽相同,但彰显的信念却是一致的——向党看齐,听党指挥。这已经成为官兵们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份荣耀,齐聚阅兵场,带着新时代中国军人的自信和果敢,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天安门。
两把利剑——大国重器、战斗精神
倚天万里须长剑!阅兵场,最受瞩目的是那些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手锏”。
这次阅兵,某新型战略核导弹首次亮相天安门。作为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从1984年国庆阅兵开始,每次亮相,这面“和平盾牌”都给人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