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那么,举行开国大典时,到底有哪些人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很多文章和回忆录里面或者没有记载,或者记载不确切。有63人、200余人、600余人、1000余人之说。到底哪个数字符合实际呢?
开国大典前的准备工作
1949年7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以*为主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同志为副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拟定开国大典包括三大项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仪式;
三、人民群众游行活动。
由于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尚未成立,筹备工作主要由刚成立的北平市人民政府承担。虽然北平市各机关团体、各民主党派到9月21日才正式集会成立筹委会,并公推聂荣臻为主任委员,但实际筹备工作早已开始。从整修天安门会场、竖立旗杆、组织群众、准备鸣放礼炮焰火,特别是训练受阅部队以及布置保卫会场安全等,都要在一个多月时间中完成,任务非常艰巨。开国大典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
北平解放初期,特务、散兵、抢匪还在频繁活动,随时准备破坏活动,而且国民党飞机还会来袭扰。当年5月4日,国民党就从青岛派出6架B-24型轰炸机轰炸南苑,投弹30枚,毁伤我飞机4架,房屋196间,死伤24人。当时人民空军还未正式组建,军委有一个航空局,专门在南苑机场组建了一个飞行中队,担任北平防空。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海外华侨及其他爱国分子等662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80人;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委员共63人。当日下午6时,全体代表利用统计选票时间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尔后回到会场才宣布上述结果。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于10月1日下午二时在勤政殿召开。全体委员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随即,选林伯渠为秘书长,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项政府机关。
会议还宣布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并通知各外国政府只有这个政府才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愿与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会议开完,全体*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到天安门后下车登楼,下午三时庆典准时开始。举行开国大典时天安门修葺一新,城楼上横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中悬挂*的巨幅画像(40年代着冠照)。两旁的标语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没有国徽,因为9月25日、26日政协的座谈会及审查委员会上认为还要修改,所以27日全体会议上只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纪年4个决议。
开国大典时哪些人有资格登上天安门城楼?
通过查阅文献和当事人回忆,开国大典时登上天安门城楼有600多人,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新中国*、政协代表和候补代表;二是警卫服务人员、新闻记者及特邀人员等。
第一种情况包括五类人:
一是党派代表142人。其中:中共、民革、民盟代表分别为16人;中国民主建国会、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各12人、10人、8人至5人不等。
二是区域代表l02人。其中:西北、华北、华东、东北、华中解放区代表各15人;华南解放区代表8人;内蒙古自治区代表6人;北平、天津两直属市代表6人;解放区民主人士7人。
三是军队代表60人。其中:解放军总部及海、空军代表共12人;第一二三四*军代表各10人;华南人民解放军代表8人。
四是团体代表206人。其中:中华全国总工会,各解放区农民团体代表各16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工商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科学会议筹备委员会、全国教育界、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海外华侨民主人士等单位代表各15人;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代表各12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上海各界人民团体代表各9人;宗教界民主人士代表7人。
以上四类共45个单位,产生正式代表510人。按规定,凡参加新政协的各单位,其代表名额满10人的,推选候补代表2人;不满10人的,推选候补代表1人。因此,共产生候补代表77人。
五是特别邀请代表,共75人。其中:特邀首席代表宋庆龄;戊戌变法*之一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前清翰林张元济;中国近代海军耆宿萨镇冰;老同盟会会员张难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担任过教育总长、司法总长的章士钊、江庸;曾任国民党南京政府和谈代表的张治中、邵力子等;国民党重要起义将领傅作义、程潜等;老解放区民主人士陈瑾昆、安文钦等;文教界知名人士陶孟和、陆志韦等;艺术界知名人士周信芳、梅兰芳、袁雪芬等;工农方面的劳动模范、英雄人物刘英源、阎存林,戎冠秀等。
第二种情况是因为自己的工作性质或特殊情况,开国大典时幸运地登上天安门城楼,和新中国*站在一起。一是警卫服务人员。他们由于肩负重要的任务,身份比较特殊。如*主席的警卫员贺清华、赵鹤桐和朱德总司令的警卫员管开智等。二是新闻工作者。他们需要记录重要历史时刻,第一时间向海内外传播新中国成立的信息,因此他们也被允许登上天安门。
当时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有三位摄影师:杨振亚(华北军区政治部画报社记者)、陈正青(东北画报社记者)、侯波(中南海摄影科科长),还有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丁一岚、齐越,李普(新华社记者)等。特别一提的是不远万里从苏联赶来支援的苏联摄制师,当时,中国自己还没有掌握彩色拍摄技术,因此,在刘少奇于1949年6月至8月访苏期间,斯大林主动提出由苏联摄影师帮助拍摄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盛况。
这12名摄影师从当天下午一直拍到晚上,从*讲话、升国旗、阅兵到游行,一共拍了几十本胶片。不幸的是,10月2日下半夜,一场意外的火灾恰恰袭击了存放这些胶片的房间,胶片又是易燃物,绝大部分被烧毁,奋力抢救下来的一点胶片,正是那一两分钟极为珍贵的镜头。
因各种原因实际未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人员
列入名单人员绝大部分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典”(开国大典),但也有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参加这个重要庆典。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有委员56人,但《人民日报》10月2日报道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会议的委员只有44人,依次为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何香凝、刘伯承、吴玉章、彭真、薄一波、*、董必武、高福、陈嘉庚、罗荣桓、乌兰夫、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寅初、陈云、马叙伦、郭沫若、张云逸、*、高崇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叙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尘、章伯钧、程潜、张奚若、陈铭枢、谭平山、张难先、柳亚子、张东荪。其余12个人又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未能出席这样重要的历史性会议呢?
笔者一一查对史料,才弄清这12人的情况。聂荣臻因担任阅兵总指挥,正在天安门城楼前忙着作最后的检查,因此未能到勤政殿出席这次会议。此外叶剑英在赣南等待接收广州,林彪在湘南(一说在武汉),彭德怀在河西走廊,都在前线指挥作战;西北局习仲勋在西安、华东局饶漱石在上海、山东分局康生在济南,中南局邓子恢在武汉、东北局林枫在沈阳,他们因主持各地区工作,未能与会。另外徐向前因病正在青岛休养,龙云已从昆明到了香港,救国会代表李章达还滞留在待解放的四川,也未能与会。
值得提出的是中共七大选出的五大*之一任弼时,既不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也未出席开国大典。原来他自4月12 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时病倒后,一直在玉泉山休养。开国大典时他是在玉泉山听收音机里的实况广播来庆祝的。
有一位政协代表本来是有幸参加新中国成立盛典的,但不幸惨遭毒手,未能如愿。他就是杨杰。杨杰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过北伐,1938年出任驻苏联大使,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参加爱国活动。他早已被国民党反动当局列入黑名单。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前,被蒋介石密令国民党特务*害于香港。
因此,翻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印制的精美纪念册,就能看到一封画着黑框的唁电。所有第一届政协代表中,杨杰是唯一加黑框的代表,也是因遭谋*而未能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唯一代表。
作者:张惠舰 来源:搜狐网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