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为了以裕国家财政,下令拆寺院四千六百余所,被迫还俗僧尼亦多达二十六万多人。期间唐宪宗迎佛骨,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还因上奏《谏迎佛骨》于唐宪宗,极论不应信仰佛教,还险些丧命。
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在在被贬学佛时与友人来往书信对学佛者有这一理解。学佛之人往往没有达到自己所期许的境界,却先得到了与之所相似的东西,不是没有害处的。
南怀瑾老先生也说过:“年轻人不要去钻研佛学与易经,只能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佛学的学问。”苏东坡也说对于佛经,我过去也经常阅读,然而头脑昏昧,心智闭塞,不能够领悟其中的精妙之处。连苏东坡都不能说能研究懂佛学,当我们普通人钻研下去,是否能有成效呢?
如果说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我相信一定非《易经》莫属了。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现在大多数新生儿起名字是总会去找人算上一卦,取个名,愿一生平安顺遂。
天干地支,乾坤兑离,这些卦象的存在,便都是起源于《易经》了。伏羲的先天八卦,周文王的后天八卦,加上孔子编写《易传》,三大传奇人物对《易经》的研究,使得《易经》的地位得到了质的飞跃。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事。”公元前11世纪 周文王被囚羑里,演《易》八卦为六十四卦(《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今现存《周易》。
《史记·孔子世家》里说:“读《易》,韦编三绝。”以前还没有纸的时候,字都是写在竹简上,一部成书,往往用到许多的竹简,而把散乱的竹简联系起来,就需要用到牛皮绳,在那是候也称作“韦”把这些编连在一起才能阅读。
而孔子那时候读易经,就这样翻来覆去地读,把牛皮绳,也就是“韦”磨断了许多次,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韦编三绝”了。
汉末时期,由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天人感应理念,神化了专制王权,把儒学弄得像是江湖术士之流一般,后来王弼决心改造儒学,注解《周易》,由此王弼《周易注》著称于世,为儒家弄了一个根基。但为了完善儒家就要研究《周易》,为了研究《周易》就要先研究《老子》。
王弼是否把《周易》研究透彻了我们不太清楚,王弼把《老子》研究的却是挺明白,王弼《老子注》成为儒学经典,于是,天才王弼也把世人搞晕了,被后人称为“玄学”大师,“易老庄”被称为“三玄。”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现今,物质建设的飞速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已经跟不上这个社会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了。而曾经浅显的哲学,也满足不了现今人们的精神需求了。
而佛学的深奥,光佛教经典就高达几十万卷,终其一生,也不可能读完。
虽然《庄子·内篇》里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但老子《道德经》也有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必先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里,知道应该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