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天王巨星刘德华主演了一部号称投资高达1.6亿元的大片,作为自己从影以来的第150部影片。
这部影片是导演为了蹭一幅名画的热度而创作的,连片名都是用的名画的名字。结果,片子糊了,名画也没有多少观众记得,更别提去了解、欣赏一下了。
这幅悲催的名画就是《富春山居图》。
其实在美术界,这幅画的地位极高,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富春山居图》
比起西方的绘画,中国画的欣赏确实有一定的门槛,主要是中国画不以单纯的“形似”或者画作中的故事来吸引人。
比方说《蒙娜丽莎》,不懂画的人第一眼就会觉得“画的好像啊”,然后再听到“蒙娜丽莎的眼睛会跟着你转”、“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因为她*了”这种八卦,就觉得“好神奇啊!”
而咱们同样是画美女的《簪花仕女图》呢?普通人一看:“哇,好胖啊”“这眉毛好怪哦”,然后你跟他讲“这幅画采用了游丝描”“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得到的回应是:“哦”,然后观众带着一脸懵逼和“唐朝美女就这样”的疑虑走开了。
到了《富春山居图》这种山水画,那就更懵逼了:“咦,怎么跟我看到的富春山水不一样啊?”
——当然不一样啦!
画家用的是散点透视法和他自己改进过的“三远法”,你的肉眼和相机拍出来的是焦点透视,哪怕广角或者全景照,也囊括不了画中哪怕五分之一的景色。
富春山水照片
还有,画家画的时候是讲究笔墨情趣的,不懂墨色笔法,又怎么能理解画家的技巧和用意?
所以,在欣赏这幅画之前就要具备一定的国画知识——这就是欣赏国画的门槛,也是我写这美术史系列文章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以通俗有趣的方式来普及美术史知识,提高大众的审美水平。
言归正传,要欣赏《富春山居图》,得从作者创作之前讲起。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82岁前后创作的作品。在此之前,他在富春江一带已经呆了7、8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带着画本和墨笔,在富春江沿岸写生。